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陕西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农业产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6-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讯(记者路强)“包菜卖几分钱一斤,洋葱一斤一毛五,这怎么能赚钱。”来自陕西省杨凌市的农民马新世,坐在省政协会议室发言时有些紧张,“来到这儿,我特别想说几句心里话。”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遍。尽管有些啰唆,但常委们很耐心地听他说着,并且听懂了他想表达的意思——从事农业不容易,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6月21日至22日,十一届陕西省政协第二十六次常委会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专题协商,希望为全省“三农”工作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饭是要吃的,农业是离不开的。”陕西省政协委员张宝军的一句玩笑话,却道出了农业的重要性。“民为政首,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高质量农产品特别是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的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这充分说明农业发展需要培育的新动能,不调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侃社常委谈了自己的理解,就是围绕居民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可是改什么?怎么改?千头万绪。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供与需的平衡。”车建营常委认为,改善供需关系根本是要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宝鸡市政协主席白升安认为,规模化生产、打造农业园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必须扶壮新型经营主体。他建议,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全力支持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引导家庭农场、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发展壮大;加大职业农民塑造,培育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带头人。

 

规模化生产离不开土地流转。来自咸阳的职业农民张鹏炜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原本是一位律师。让很多身边人没想到的是,他却回乡承包土地,开始新的创业。“我们想从农民手里直接流转土地,却受到了当地村委会阻挠,他们提出拿地必须经过村委会同意,合同也要和村委会签,而且流转价格更高。”张鹏炜道出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李侃社常委呼吁,各级政府要细化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支持鼓励和稳步推进农业用地流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周玉明对此表示认同,他补充道,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切实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今年看到养羊赚钱,大家都跟着去养,结果卖的时候却亏了。”许春霞常委提出,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她建议由政府牵头,搭建社会各界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同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人才建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这既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还要壮大特色产业,培育优势品牌。省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高建民建议,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和质量。

 

“农产品安全质量的‘最后一公里’掌握在生产者手中。”来自西安市灞桥区的农村合作社代表胡小黎说,“如果没有人愿意种地了,谁来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土地需要人才,年轻人不愿回农村,现在在地里劳动的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人。”

 

几位来自农业一线的代表都谈到,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热爱农业的年轻人。这也引起了张宝军委员的共鸣,“好政策的落实最终要靠人。”他建议建立相对稳定持久的人员培育培训机制,对象包括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农企从业人员和职业农民。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精准扶贫脱贫,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题中应有之义。”省政协主席韩勇对委员们的观点表示赞同的同时,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法和路径,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凝心聚力、监督落实、跟踪推进工作,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彰显独特优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