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工作动态

别让民族文化消失在现代文明里
青海政协:提升传统村落保护水平
广西政协:民族文化应融入百姓生活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7-05-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朱文平)传统村落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是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存。可是,有多少传统村落“散落乡间无人识”?又有多少传统村落在乡村旅游的盲目和过度开发中,失去了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生态环境?日前,青海省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委员们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省政府分管副省长韩建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

 

青海地理地貌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元性造就了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玉树地区的石碉楼村落、河湟地区的夯土庄廓、撒拉族的篱笆楼、柴达木地区的毡房,都是青海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类型。目前,青海共有79个村庄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还有200多个村庄符合传统村落申报条件,具有保护价值。

 

围绕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开展调研协商,是省政协常委会议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去年8月以来,省政协调研组深入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各个县(区)的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今年2月,省政协召开了协商议题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有关部门、委员的意见建议。

 

协商座谈会上,省政协常委、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原厅长曹萍第一个发言,“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建议建立省级保护名录,从未入选国家级名录的200多个村庄中,组织专家优选出约150个村庄,列为省级保护对象,力争‘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建设。”

 

对于相关规划的制定,省政协委员汪渊认为,“要注重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分布独特性,要尊重上位规划,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调可操作性,调动村民共建的积极性和发挥联村专家的作用。”

 

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韩建华的认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导则》的制定,要充分发掘各地传统民居建造技艺、民风民俗,明确村庄建设定位。”他还谈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们将尽快研究出台《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省级保护名录,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制定详细的保护档案,分级保护。目前已编制完成41个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今年将重点编制完成剩余38个村落的保护规划。”

 

省政协委员、省文联主席班果结合省文联开展的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发言,直面问题:“立档调查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截至目前,省文联完成了38个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工作,不足青海79个国家级保护名录村庄的一半。这项工作之所以滞后,除去青海传统村落分布范围广等因素外,关键问题是经费短缺。”

 

“把传统村落纳入文物保护范围,是疏通保护资金渠道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打好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组合拳,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资金支持”……省政协常委王化平、委员张莉就资金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

 

针对部分村庄盲目拆旧换新,将土木结构的房屋换成水泥建筑、把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大门换成清一色的铁门等“建设性破坏问题”,省政协委员谷晓恒建议要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严格依照有关程序组织实施保护利用工作,全程加强项目管理,对传统村落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提升保护水平。

 

周卫星、张亚楠等委员则从培育发展后续产业、加强传统村落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部分州(市)政协、相关单位、省政协委员还紧扣协商主题,提供了13份书面材料供会议交流。

 

省财政厅副厅长陈锋听取建议后作出了回应:“将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等项目资金,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加大对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的资金保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师健也表示“委员们的建议有高度、有深度,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听了很受启发。”

 

会上,韩建华表示,省政府一定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各位委员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主持会议的省政协主席仁青加表示,省政协将归纳梳理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以省政协党组的名义报送省委、省政府,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本报讯(记者肖亮升)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就挖掘广西民族文化资源,打造花山骆越文化品牌专题开展视察。

 

“打造花山骆越文化世界级名片,让花山骆越文化更加灿烂辉煌!”2000多年前,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在左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花山文化,是骆越文化的根源。2016年7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申遗成功,花山岩画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如何平衡好旅游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委员们见仁见智。

 

广西民族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廖明君委员、广西博物馆副馆长熊昭明委员提出,要明确花山岩画的内核和外延,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加大花山岩画的保护和利用,“深入开展考古发掘,讲好花山故事。”

 

“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一次,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主任黄汉雄委员带几个北京朋友去百色某著名村落考察壮族特色民居,却发现此地的壮族民居已被水泥房取代。为此,他建议着力打造一批花山岩画民俗风情建筑,传承民族文化。

 

“壮族的民族文化每天都在消失,民族服装逐渐被黄头发、牛仔裤取代……我们不能让民族文化停留在记忆里,消失在现代文明里!”说到民族文化的尴尬局面,黄汉雄有些痛心。

 

“民族文化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老的已经老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学。”崇左市江州区委宣传部部长徐毅说,目前精通壮文化的专业人才紧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更是非常稀少。他建议壮族干部对壮族文化要深入了解,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要起带头作用。

 

“普通话要普及,但民族语言也不能忘记甚至丢弃。”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康说,传承民族文化可与旅游相结合,通过打造一些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基地,让民族文化的传承常态化。

 

“民族文化不能躺在办公桌上藏在博物馆里,要融入百姓生活。”崇左市扶绥县委宣传部部长陈英的观点引发宁明县委宣传部部长韩日辉的共鸣,“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街景,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他建议。

 

“不能就文化搞文化,离开旅游,文化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产业部主任黄文富接茬说。

 

“花山是世界的宝贝,文化是旅游的魂。”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经继平委员建议聚焦品牌,优化资源,丰富内涵,让游客能够带着疑问来,带着答案回去。

 

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黄济健委员建议,全力打造花山岩画旅游消费品牌,扩大宣传,让世界认识花山,让花山走向世界。

 

“花山岩画走向世界,不能缺乏进行国际交流的人才。”崇左市市长孙大光提出的问题引起李康关注,李康说:“要做好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后的民族文化功课,与高校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要借助职业教育来培育民族文化的传承人。”

 

“崇左在深入挖掘骆越文化内涵,全面打响‘骆越根祖,花山岩画’文化品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申遗成功只是打造骆越文化品牌的第一步。”李康强调要加强花山岩画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做好花山岩画开发利用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宣传力度,从战略高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局,重点加强对岩画本体的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全力打造花山骆越文化世界级名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