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学院搞的一次教学实践,触动我在本次会上,带上这件呼吁”搭建平台、创设渠道,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案”。
说到底,办好教育就是得实事求是。但是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比如我们如何看待当代的青年人。
我在教学一线工作了30多年,跟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年轻人的真实情况。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思想非常活跃,很关心社会,很想为社会做点什么。但是,假若没有合适的渠道,他们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在嘈杂的舆论场中,难以得到社会的回应。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不主动积极地帮助学生创造正面发声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挫伤他们的热情,形成一种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玩你的,我干我的”的局面。
2015年,我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在这里我也很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去年7月,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相关法律问题与对策”问题进行协商座谈。我想,如果能从土地确权问题切入,将全国政协与这些最具活力的未来传媒人联系起来,打通学生参政议政的渠道,让青年人有机会接触政府决策,了解政府决策,是大有裨益的。
于是,我们将这一想法向全国政协提案委作了报告,得到鼎力支持。随后,相关提案的提案人、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学者来为师生授课,引导学生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了解决策的形成和依据,了解决策背后所承载的思考。逐渐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常刨根问底地一次次辩论到深夜,复印了一沓沓政策文献,翻阅了一本本理论书籍。图书馆的老师都好奇:“《资本论》在架子上放了这么多年,怎么一下子就被学生借光了呢?”
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大量的学习和阅读后,同学们越发觉得必须到农村实地走访,才能了解真实情况。面对学生的热情,学院派出六个调研小组,由老师们带队分别到黑龙江阿城、河北平泉等地考察。年底,我们围绕这个重点提案举办了辩与论大会,一位一直关注此提案的领导同志说:“这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实践活动。它把国家大事和教学实践结合,将政协提案和大学课堂结合,让年轻人走近人民政协,非常有意义。”
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也在想,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代的年轻人,改变原有的观念,根据他们的接受方式改变我们的传播方式,根据他们的理解思路调整我们的教育思路,根据他们的兴趣点找到我们的切入点,将封闭的课堂变成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地接受到更敏锐、更开放、更全面、更客观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