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大会专题 新闻中心首页 大会机构 最新报道 新闻中心公告 委员履职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最新报道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校长们有话说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12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熊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高等教育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所谓的一流大学,不仅指综合大学,还包括民办大学、职业高校,也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只要有水平,能够说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都可以。

 

对于创建一流学科,袁贵仁说,任何一个学校的强弱都是学科决定的,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一定每个学科都是一流。“有的大学并不是一流,但是它有的学科就是国内最好,我们也要支持。”袁贵仁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并不是针对某几所名校的,而是开放的,会实行动态管理。

 

两会期间,很多校长委员关注的话题都聚焦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应该包括:一是不管过多长时间都有知识界或者科学界认可的原创性的、基础性成果,成果越大的越是世界一流;二是有能够拉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产业链成果;三是国际认可的一流教师和能进入国际高校任教的毕业生;四是能够有话语权、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学。“如果这几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或者其中之一做得好,我觉得都可以说一流的大学或者一流的学科建成了。”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高等教育就是要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最后到2050年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整个目标提升了,变成优质的高等教育了,这不是一两所学校是优质的,而是整个高等教育有梯次地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支撑我们社会主义强国。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

 

“要想建成‘双一流’大学,既要有一流的师资,还要有一流的学生,更要有一流的学校文化。如果没有这些构成要素的话,我们很难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蔡威表示,“而在这之中,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

 

“双一流”高校建设鼓励办出特色,避免“千校一面”。办学特色既要体现教育的自转规律,又要体现教育的公转规律;既要包含学科特色,又要包含专业特色;既需要优秀的文化传统,又需要完善的治理体系。丁烈云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既考虑学科特色配置资源,更要考虑专业特色配置资源,鼓励高校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在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指导下,中国的大学不用太长的时间,一定会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是坚持求真务实办学理念,实实在在的在内涵上去打造一个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目前打造的创新港、丝路大学联盟、教学改革、体制改革其实都是从内涵上加大力度,把学校打造成能在世界前沿或国家重大问题有贡献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

 

天津大学加大学校改革的力度,着力打造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重点从选拔、培养、评价、激励入手。选拔,当然首先是分类,就是把人员分类。分类以后,选拔、培养、评价、激励才好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

 

高等教育的发展支撑国家的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掌握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而参与制定国际规则首先要凭人才。比如,我们中央财经大学就把财经学科特别应用学科纳入一流学科的建设,着重培养有全球视野、国际化水平、外语能力的学生们来参与国际事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

 

推出双一流高校建设这一新规划,是推进高等教育、进而推进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建议:一是政府在办学方面给与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可以给高校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二,目前过于繁杂过于量化的评价体系事实上已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指挥棒”,会束缚住高校发展的手脚。如果在评价体系进一步的优化,相信高校会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

 

“双一流”建设需要地方大学同频共振。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若干一流的学科领军人物和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组建创新团队。二要结合自身的基础与优势,重点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大学前列。三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发挥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四要拓宽国际视野,开展联合培养,不仅要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交流合作,更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

 

高校当下更重要的任务是在教育质量上努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目标的实现,重庆大学将通过内部综合改革来激发办学活力和改革动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

 

“双一流”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要考虑高校自身发展之外,更要考虑高等教育在服务、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国家从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虑,把一些历史悠久、社会声誉好、办学实力强且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纳入支持“双一流”建设行列,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们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也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们之前实行的“211”、“985”工程,包括“2011计划”在内的一个集成创新和完善,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增加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

 

“双一流”的由来

 

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