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大会专题 新闻中心首页 大会机构 最新报道 新闻中心公告 委员履职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 最新报道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五位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6-03-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讯(记者谢靓)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3月7日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此次记者会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全国政协常委、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胡存智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主持人白岩松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解振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

 

“中国已经明确提出到2030年左右会出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而且我们要争取早一点实现。”记者会上,当外媒问及解振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时间表时,解振华作出了明确回答。

 

解振华说,这一承诺既提出了相对减排目标,又提出了峰值概念,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还是第一个。

 

解振华表示,之所以将峰值目标放在2030年,是因为到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中国的城镇化到2025年或2030年时发展会趋稳,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可能趋稳。此外,中国的人口增长在2030年也会趋稳。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最后将时间表确定在2030年。

 

秦大河:“全球变暖”不是伪命题

 

全球变暖趋于停滞,气候变化是个伪命题?这是当前部分公众和科学界人士的疑虑。记者会上,秦大河委员公开“辟谣”:“以变暖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不争的科学事实,这是个古老而又先进的一门学科,不存在伪命题的问题。”

 

秦大河说,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工作200年前就有人做,它是一门复合型的科学。自1750年人类工业化以来,特别是1950年工业化加速以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增加,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升高了大概1度左右。如果碳排放按照目前的方式无限制地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将超过4度以上。如果按巴黎会议决定的减排目标,升温控制在2度之内,生态状况可以好一些。

 

吴晓青:任务不容易但必须完成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超过80%,这个数字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对此,吴晓青表示,完成这个“80%”的任务不容易,但必须要完成。

 

在吴晓青看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是一个“橄榄形”,顶尖部分的少数城市,空气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完成指标任务确实要付出更多艰辛,而中间大部分城市,经过不懈努力是可以完成的。“橄榄形”的下端是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城市。

 

吴晓青呼吁全社会对此进行公开监督。他说,实践证明,全社会的监督对于促进地方政府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能起到巨大作用。

 

胡存智:划定“三条红线”防止“摊大饼”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实施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胡存智表示,对城镇化的发展,我们通过划定“三条红线”———基本农田红线、城市扩展边界、生态红线,来优化城市的发展格局,防止“摊大饼”,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胡存智说,建设总量的控制还有利于人的城镇化,使城市规模发展和人口同步发展。此外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设形态,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发展紧凑型、立体型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白岩松:绿色要和“绿灯”紧密相连

 

“我要替所有新闻同行说一句话:在舆论监督方面,媒体可以帮助环境保护做大量工作。想要绿色发展就要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多开绿灯,如果总是开红灯,你就等着多弄红色预警吧。”在回答记者关于媒体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时,白岩松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作为媒体人,白岩松委员对媒体在生态环保中的作用有切身体会。他说,有些地方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当地政府往往希望“灯下黑”,当地媒体都不能报。其实,“灯下黑”最终受损的是自己:“当有一天你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你的上游或者周边让你成为受害人,你希望媒体为你伸张正义的时候,媒体可能已经没有这种功能了。所以绿色就要和‘绿灯’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