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议政建言

热点呼应
努力让农村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 李卫红

2015-03-1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农村教育、乡村教师显然是今年各民主党派、两会代表、委员和媒体共同关注的两会焦点。马德秀委员还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进中央作大会发言时疾呼:“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教师这个根本。”本刊特别邀约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就委员们关注的问题介绍情况。

 

农村教师队伍占整个教师队伍的80%,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2013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76.82万人。他们工作在52万所学校,支撑起了2.57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为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农村教师队伍占据了近80%。他们是传播现代文明、推动减贫脱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生力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保证。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待遇问题决定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是中央为农村教师办的一件好事实事。201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通知,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综合奖补资金21.14亿元,惠及403个县的55.26万乡村教师。已实施县平均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52元,部分县制定了较高的补助标准,如安徽金寨县、云南绥江县、湖南泸溪县和凤凰县等地的最高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了1000元。这些地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出现了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此外,编制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范围覆盖中西部地区1485个县。今年规划完成后,将建成周转宿舍37万套1296万平方米,受益教师46.4万人。

 

教师编制:政策待落实。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教师编制相对不足、结构性短缺问题确实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11月,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和教学点,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编制,在县域范围内统筹中小学教师资源,确保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素质决定质量,强化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一直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根本、最核心问题。在培训方面,着力实施国培计划,其中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21.5亿元,培训农村教师233.7万人,完成了对中西部农村教师轮训一遍的目标。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组织连片特困地区2000名农村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办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补充方面,实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带动地方实施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同时扩大实施特岗计划,2014年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优秀高校毕业生近10万人。在轮岗交流方面,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重点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作用,为当地带动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

 

有待继续推动。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农村教师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待遇偏低、职业吸引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这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下一步,将进一步从农村教师的培养补充、编制待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地位,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农村教师成长,努力使农村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