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 议政建言

汤亮委员“老人银行”提案背后的故事:
上班路上“捡来”的提案线索

2015-03-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在上班的路上,经常看到银行还没开门,门前就有许多老年人在排队。一打听才知道,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为了抵消‘负利率’的影响,想多积蓄些日后看病的钱,只能把手上的那点积蓄存款,来来回回‘搬家’,轮番排队购买利率较高一点的理财产品。这情景让人辛酸,且莫说这样做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就算是千辛万苦地增加了一点利息,能不能消化物价上涨因素,应对未来养老的支出,谁也说不准。”汤亮委员此番带上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关于成立“中国老人银行”的提案》,用他的话说,是上班路上“捡来”的提案线索。

 

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了解决养老难题的力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现状,“未富先老”的梦魇一直如影随形。汤亮委员认为,这个“梦魇”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今60岁以上老人手中准备用来养老、终老的钱并不是很宽裕。目前,国家每年都在提高退休金,大多数城镇退休老人的日常生活是无虑的。但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市场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对于养老前景难免忧心忡忡,尤其是对于未来的诊疗及护理费用支出的担忧越来越大。

 

循着提案线索,汤亮委员经过了一番细致的调研。就全国来讲,中国老人群体的养老经济保障,基本呈现“橄榄型”:早就做好养老经济规划的是少数人;处在温饱线以下的也是少数人,其中大部分是农业人口;绝大部分城镇老人养老经济的现状,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温饱不愁,积蓄也有,未来担忧。在汤亮委员看来,对温饱线以下的老人的养老困局,国家应该财政扶持,予以照顾。对中间这部分庞大的老人群体,国家应该结合金融改革的实践,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帮助这些老年人更好地“理”好手中不多的养老积蓄,增加收益率,使他们日后有更多的养老经济保障。

 

汤亮委员这篇提案的核心建议是根据中国的养老国情,以金融改革的新思路,创立一家具有中国养老特色的“中国老人银行”,由国家权威商业银行主办并负责投资运作。吸储的投资资本金,全部来自全国60岁至75岁老人的养老积蓄。国家应该出台特别的银行法,规定中国老人银行除必要的运营成本和法定的少量收益外,投资收益要更多地倾向于分享给这些老年储户。

 

汤亮委员表示,若能成立中国老人银行一定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一是中国“将老未老”的老人手中的那部分养老积蓄,资本的流动性很差,若把它们全部集聚起来使用,那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可为国家建设提供可观的资金量;二是这部分资金基本上是老人们为75岁后准备的养老补充金,眼下用处并不多。国家使用这笔资金的同时,给老年储户增加些收益率,本身就是破解中国“未富先老”难题的新思路;三是老人们也不必整天疲于奔命地寻找各种名目的理财产品,有利于国家监管部门对金融秩序的整顿,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除了要说‘少年强,中国强’还应该讲另外一句话‘老人安,社会安’。”汤亮委员说:“家家都有老人,老人晚年有没有钱养老,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幸福和尊严,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从政府部门有所作为的角度而言,成立中国老人银行,就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破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这既是一件利国的好事,也是一件引导老年人为养老理财,做到老有所靠的利民好事,肯定会受到中国千百万老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