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驱动下载
搜 索
进入新版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提高“两个能力”增强履职实效

中国政协网    www.cppcc.gov.cn    日期:2014-08-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吴志明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政协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将提高政协协商活动组织能力和委员协商建言能力,作为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改进履职方式,增强履职实效。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政协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将提高政协协商活动组织能力和委员协商建言能力,作为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改进履职方式,增强履职实效,努力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发挥重要作用。

 

一、结合上海市政协实际,将提高“两个能力”作为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着力点

 

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践中,上海市政协感到,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政协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突出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对政协而言,主要是协商活动的组织方式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比如,有的协商议题同全市年度重点工作不够贴切;有的会议发言时间安排不尽合理,个别委员发言时间过长,挤占了其他委员发言时间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回应时间,不利于委员对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领导通报情况时间过长,缺少与委员的互动交流;有的协商成果没有很好地推动转化。

 

对政协委员而言,协商建言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需要进一步强化委员责任意识,激发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协商建言的主动性。由于知情明政不够,缺少对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有的意见建议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建言没有很好地反映党派、团体、界别和专委会的综合性意见;有的提案没有充分吸收借鉴以往履职成果,内容有所重复。因此,上海市政协将提高“两个能力”作为着力点,推进工作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一)提高协商活动组织能力,是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基础

 

政协履职的基本方式是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协商内容的安排、形式的运用、程序的设计,组成了协商活动的基本要素。高效组织协商活动,做好整体筹划、组织协调、联络服务工作,有利于协商活动的各个环节、步骤有序衔接和运转,使协商更及时、深入,更有实效;有利于扩大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有效表达社会利益的多样化需求,汇聚各方面智慧;有利于发挥政协平台作用,畅通针对重大问题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协助党委、政府广泛深入联系群众,加强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增进社会共识。

 

(二)提高委员协商建言能力,是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关键

 

政协作为非权力机构,发挥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了对”,靠的是提高提案、建言的质量。提高政协委员协商建言能力,注重立论的前瞻性、论据的科学性、建议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案、建言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促进科学决策和科学施政;有利于运用好政协的重要话语权和广泛影响力,让真知灼见通过政协渠道传递到党委、政府,彰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和优势;有利于充分发挥和挖掘政协委员自身的素质、能力,树立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

 

二、规范协商内容、形式、程序,提高政协协商活动组织能力

 

(一)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推进政协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规范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建立相互衔接、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是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上海市政协认真梳理总结多年来的有效做法,向市委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措施建议。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协商的主要形式、内容,同时提出了加强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措施。一是在现有协商活动基础上,适当增加专题座谈会、专题通报会;二是每年第一季度由市委秘书长牵头,商研拟定全年在市政协协商的主要议题及交由市政协承担或配合的调研课题;三是市委领导每人每年至少出席1-2次市政协协商活动,市政府领导除出席市政协全体会议外,每人每年至少出席一次市政协专题座谈会或专题通报会;四是进一步把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列入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学计划;五是推动各区县党委加强对区县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领导。这为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依据。

 

(二)科学确定协商内容

 

“协商什么”是协商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在确定协商内容时,注重科学选题和研究论证,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细化,就一些重要决策开展协商。

 

2013年底,上海市政协首次制定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由市委秘书长牵头,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参加,商研确定全年在政协协商的主要议题。

 

一是根据市委年度总体工作部署确定协商议题。精心选择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决策,作为协商内容,使协商契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商内容既涵盖“五大建设”,增加政治性议题,又根据政协专长,突出重点,就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开展协商。

 

三是关注一段时期的热点问题。主动开展协商,从政协角度发出声音,帮助党委、政府及时回应社会呼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三)积极拓展协商形式

 

协商形式是开展协商活动的平台和载体。上海市政协探索形成了8种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协商形式,形成各有侧重、相互配合、有机统一的多层次协商格局。

 

一是注重协商内容和协商形式相协调。根据协商议题,合理确定协商形式。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通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开展协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委员与党政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沟通交流,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行政区划调整、人事安排等敏感性议题,进行个别协商或小范围恳谈。对委员意见比较集中、涉及多个部门的议题,采取主席会议成员重点督办提案专题,开展提案办理协商。

 

二是改进会议组织方式。制定《常委会会议要则》等会议制度,着重改进会议发言遴选机制、完善会议出席范围确定办法、提高会议出勤率等,使会议形式更加符合协商需要。进一步规范发言时间。市领导通报情况一般在30分钟以内,回应性讲话在15分钟以内;委员在常委会议上的发言时间也作了限制。增加了电子提示功能,以此保证发言主题集中、简明扼要,同时给予委员更多的发言机会。

 

三是适当增加协商密度。2014年计划安排各类协商活动20余次,平均两周一次,扩大委员参与协商的范围和广度。

 

(四)有效规范协商程序

 

协商程序是实现协商规范运行的保证,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政协不断完善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准备和实施,协商成果的报送、处理和反馈的机制,力求科学设计协商程序,增强协商的计划性、科学性,努力避免协商的随意性。

 

协商前注重精心谋划筹备。完善沟通机制,就协商议题和形式等提前与应邀到会的市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沟通。围绕协商议题,统筹安排学习讨论、专题调研和视察等。加强各专委会的协同,在各项协商活动筹备中,明确由一个专委会牵头、相关专委会配合,党派、团体、界别积极参与。

 

协商中注重营造民主氛围。注重市领导同委员双向交流互动,充分听取委员意见,使协商过程成为增进共识、凝聚合力的过程。鼓励和引导委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注重反映党派、团体、界别、专委会的综合性意见,促进不同意见交流交锋交融。

 

协商后注重促进成果运用。对综合性意见,在协商会议后以专题报告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对单项有分量的意见建议,以《建言》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对有价值的情况,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送有关部门参阅;对有深层次考虑,但所提意见建议不适宜扩大范围的,以《挚友诤言》形式,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加强党委、政府、政协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意见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促进协商成果转化。

 

三、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提高委员协商建言能力

 

协商建言重在质量。鼓励和引导委员将宏观视野、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立足国情和市情,多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帮助委员知情明政和拓宽视野

 

上海市政协坚持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为委员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创造条件。围绕协商议题,开展知情性学习,通报情况、解读政策、回应问题,帮助委员了解议题的来龙去脉,了解当前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障碍,明确建言的方向和重点。围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和上海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性学习,邀请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帮助委员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增进对各方面工作进展和前沿知识的了解,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

 

调查研究始终是议政建言的基础所在,也是履职能力的重要方面。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实情,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上海市政协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使所提意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决策需要。组织委员围绕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开展广泛调研,对调研中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四个中心”建设,建立委员专业小组,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支持委员根据撰写提案和会议发言的需要,开展小型、多样化的调研。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委员建言提供支撑

 

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委员履职成果信息库,整合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委员履职、有关部门承办提案或决策提供高效便利条件,推进政协履职公开透明和履职成果转化。

 

对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员在政协会议上的建言等履职成果,建立电子化、规范化文档,进行分类存储、检索和有效共享。一方面,方便委员检索,了解同一问题之前委员是否提过、怎么提的以及办理情况,避免重复提案,助力提高提案质量;另一方面,让承办部门办理提案时更有针对性,避免出现委员“被满意”的情况。同时,通过公务网,逐步向政府委办局公开相关成果,供决策参考;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向社会开放,让公众了解委员履职情况,看到提案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主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