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 议政建言

教育界委员倡议:发出更多达成界别共识的声音

2014-03-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不能等到部长来联组会,靠几个有限的发言机会来反映问题,而需要加强我们界别或者小组的合力,就一个问题在会上或者通过平常调研形成共识,这样拿出来的提案才更有力度。”刘吉臻委员在3月10日教育界小组讨论会上的建议,得到同组委员的广泛认同。如何增强建言献策的科学性、受关注度,成为当天教育界委员热议的话题。

 

“我特别认同刘委员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就解决界别中的突出问题达成共识,提出更加有前瞻性、科学、可操作性的建议。”章义和委员回应这一话题时表示。

 

“哪怕是社会问题,我们也可以以界别调研的方式,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鲁景超委员补充说道。

 

“我们教育界应该有一两位委员代表,能够组织起大家,在每年的政协大会期间就教育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组织大家通过集中讨论达成共识,而不是让委员们按照自己感兴趣、关注的点来发言。这样的讨论、探讨才更有价值。此外,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每年政协大会后,对我们建议、提案的删选、分类、处理,是不是应该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要不然每年大会时,我们聚到一起,建言如水龙头打开,言论集中喷薄而出;会议一闭幕,又如水龙头关闭,这些言论不再有生命力。信息化时代,这样的信息处理是低效的。”

 

刘吉臻委员又接过话题,从如何将信息资源管理的有序化提出了建议,“我们的提案、小组发言、大会发言、大会期间面对不同媒体发表的意见、观点,这个‘海量富矿’如何处理,检验着政协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