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 议政建言

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

2014-03-08  来源:人民政协报

■新闻背景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已达2.69亿人,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6亿人,随迁子女1277万人。而占60%以上的,则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这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然而,这个游离于农村和城市社会生活之外的边缘群体,他们的精神与文化生活现状,却日益成为社会的隐忧。

 

去年,第一次履职的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呼吁《亟需体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今年,他又再次带着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有备而来,提出《让农民工享受更大的文化权益》的提案。对何香久来说,他有一个放不下的“心结”。

 

被刺痛的心

 

因为要创作一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长篇纪实文学,何香久需要深入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根据一位出租车司机提供的线索,何香久在北京四环周边一个立交桥下,找到了一群风餐露宿的农民工。他以“寻找打工的侄子”为由接近了他们。

 

“我记得那里的桥洞下有一个大斜坡,农民工兄弟们就靠在这种斜坡上睡觉。”当时他们说,在不远处就有一家地下室旅店,住一夜的费用40元左右。但他们住不起,因为加上每天饭费,一天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所以他们宁可选择露宿,也要攒下钱来,回到老家盖房子。

 

更触动何香久神经的是,一位安徽阜阳籍老农民工并不以住在立交桥下为苦,他说早年在深圳时还曾在树上住过,“比起差点就变回猴子的生活,在这起码不会有掉下来的危险。”他轻松的话语,却在何香久的心上压了一块大石头。

 

“沙漠化”的文化生活

 

在与进城务工人员的聊天中,何香久了解到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只是“睡觉”、“闲聊”、“玩手机”,很多进城务工人员一二十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他走访过的进城务工人员中几乎一半的人不曾拥有一本书。一位当工段长的农民工告诉何香久,他五六年来只看过两场电影,主要原因是票价贵。“叫上两三个工友,光是票价就几百块钱,几天血汗钱没了。”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服务的投入,仅是国家财政投放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专项资金,就有700多亿,全国有60多万个“乡村书屋”,可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既不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难以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他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呈现出“孤岛化”、“边缘化”、“沙漠化”的现象。

 

何香久说,虽然城市中的一些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免费对市民开放,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人们对进城务工人员身份产生的偏见甚至歧视,使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的文化设施有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因而鲜有问津。

 

为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呼吁

 

走访了12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看到他们的文化生态,进城务工人员这个课题就成为何香久的“心结”,再也放不下了。

 

去年,第一次履职政协委员的他呼吁《亟需体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今年何香久又再次带着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有备而来,提出《让农民工享受更大的文化权益》的提案。

 

何香久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将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纳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范畴,并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服务专项经费。

 

政府相关部门需根据农民工的特殊性,为进城务工人员“量身订制”文化服务,扩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和供给。依托社区文化场所,举办进城务工人员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为进城务工人员搭建与社会其他群体交流的平台。同时可以免费培养农民工中的文艺骨干,让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充分调动农民工的文化自觉意识。

 

总之,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将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何香久说,“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缺失,不仅仅是一个农村的社会问题,说到底,它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