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 议政建言

两会人物:文坛常青树梁晓声的三个希望

2014-03-0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新华社记者 姜潇、胡浩)走近梁晓声,他目光如炬,虽有几缕银发刻印着年纪,但他审视、批判的眼神,仍让人感到犀利。听他说话,则娓娓道来,充满了语言的诙谐与魅力。

身为作家,他创作的多部知青题材小说,曾在读者心中留下温暖的记忆。30年笔耕不辍,他被称为文坛常青树。

作为政协委员,履职十年,他关注腐败、医疗、国企高管薪酬等社会问题,反映老百姓的呼声,被赞为平民的代言人。

他今年65岁,与共和国同龄。2014年两会上,他带着期望,也带着一些焦虑。

希望城镇化的步伐再慢点

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农村,从小的艰难生活,让他对社会人生有着异样的思考,也对农村留下深厚的感情。他的多部作品都离不开农村生活,他本人下乡采风有时干脆住在老乡家里。

“中国人口众多,城镇化进程越快,农村就消失得越快。特别是离城市不远的农村,被城市的‘野心’吞并,被房地产的‘欲望’占领,影响城市的品格和农村的本色。”

梁晓声希望,城镇化步伐再慢点,让离开城市外出打工的人们有归属感、有根据地,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家园,使人们疲惫之后有疗伤的居所。

希望用好人文化给社会注入正能量

1984年,梁晓声以一部知青题材的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热情讴歌知青垦荒戍边、建设边疆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曾感动无数读者,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

时隔30年,梁晓声又一部知青题材电视剧《返城年代》,将在今年两会期间搬上银屏。

梁晓声认为,自己并不是刻意去写知青,而是想反映人们在严峻年代下所展现的人格力量,想给社会注入正能量。

他讲述了一次在医院看到的真实场景:戴着金项链的“土豪”推着孱弱的老母亲去看病,收费时手拿单据却回头向母亲喊道“妈,给钱!19元!”。他为这样一个讽刺性的场景感到悲哀。

“文化是什么?”梁晓声的眉头紧锁,“文化应该以文化人,要更多地传播‘好人文化’,给社会注入一分暖度。”

愿作反腐马前卒

“大官贪腐就是窃国行为。”这个出生在哈尔滨农村的作家,兼具作家的感性和东北人的豪爽,他开门见山直指当前社会最严峻的腐败问题:官员出门站站有人接,车队越走越长,与土豪攀比奢华……不断曝光的那些令人目瞪口呆的贪腐行为,远远超出了善良厚道的中国老百姓的想象。

“过去一年,中央颁布一系列禁令并带头执行,党风从简避奢,国家出现新气象。”梁晓声说,“我个人坚定支持反腐,愿以战斗的姿态,作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