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 大会新闻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坚持不懈推动公共外交取得成果

2013-02-2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外事委员会在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以调研考察为基础,以推动公共外交为主线,以拓展对外友好交往为重点,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探索履职尽责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切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对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编者

“开展公共外交,有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用民间语言向国外公众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消除外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和疑虑,为我国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向记者谈起过去5年外事委的工作时,首先谈起了他致力推动的公共外交工作,“用当下时髦的话讲,我们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让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好声音’!”

赵启正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向记者说明什么是公共外交,“你给外国人一片维生素C药片,八成他不会吃,而你给他一个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他会欣然享用。这种“原生态苹果’就是公共外交中的朴实的礼品,而这其中的维生素C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素。”

五年来,全国政协外事委将公共外交作为贯穿工作的一条主线,大力推进人民政协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为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工作的一大突破,也成为外事委工作的一大品牌和亮点。外事委创办了国内首个专门研究公共外交问题的杂志《公共外交季刊》,首次在政协全会期间举行以公共外交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首次以公共外交为主题组团出访国外,首次邀请外国公共外交专家来国内进行学术交流,并积极推动地方政协成立公共外交协会……

政协推动公共外交具有独特优势

加强对外交往,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责。人民政协具有突出的智力优势、独特的组织优势、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显著的功能优势,开展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最近五年,全国政协外事委认真贯彻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指示精神,切实按照贾庆林主席关于大力推进人民政协公共外交的要求,将推动公共外交作为履职的一个新领域和工作主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外交。2009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次将公共外交提升到外交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形势下推进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公共外交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肩负新的时代使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贾庆林、王刚等全国政协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和支持公共外交,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并且身体力行开展公共外交工作。2012年7月,在全国和地方政协外事委员会工作暨公共外交座谈会上,贾庆林主席批示指出,“加强对外交往,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责。特别是这几年开展的政协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实践,是政协对外交往的一大突破。要很好地总结这些方面的经验,推动政协外事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

赵启正认为,人民政协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协由34个界别组成,汇集了我国的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委员大都是各领域的顶尖人才,与国外交往的机会较多、能力较强,其“亦官亦民”的身份也更容易为外国所接受,尤其,政协又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机构之一,在对外交往中具有威信,能够得到信任,因此人民政协是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有高度、有舞台的重要途径。

基于各领域涉外工作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本届政协之初,外事委员会就将公共外交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并专门成立了公共外交小组,积极推动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系列成果,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五年来,通过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创办刊物、出版专著、开展专题调研、举行研讨会、召开以公共外交为主题的地方政协外事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在推动公共外交宣传、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五年来,外事委员会多次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大力呼吁国家重视公共外交,提交多份提案,积极为加强我国公共外交建言献策,委员们还充分利用各种会议、讲座、报告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坚持不懈地推广和普及公共外交理念。

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专门举行了一场“政协委员谈公共外交”记者招待会,人民政协公共外交工作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赵启正、陈昊苏、韩方明、黄友义、袁明、蔡建国等11位全国政协委员集中回答记者提问,“公共外交”的定义、内涵、作用,以及全国政协推广公共外交的若干做法都得到了有效宣传。

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研讨取得积极成果

从最初大力宣传推介公共外交,到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践行公共外交,再到积极探索公共外交的规律和特点,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了从“知”到“行”、从“行”到“识”的过程,政协公共外交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展公共外交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五年时间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围绕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共外交不仅成为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成为全国政协外事委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大工作亮点。

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韩方明说,几年前,“公共外交”对国人而言仍属陌生词汇,闻之切切,而弗知遐远。如今,“公共外交”已由云遮雾绕的外来概念,成为几无争议的社会共识。

迄今为止,全国政协外事委先后在长春、长沙和太原召开了三次工作总结暨公共外交座谈会,从最初大力宣介公共外交,到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践行公共外交,再到积极探索公共外交的规律和特点,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了从“知”到“行”、从“行”到“识”的过程,政协公共外交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展公共外交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此外,五年时间里,外事委员会还先后举办“我国的公共外交与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延续世博效应,拓展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等学术研讨会,围绕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交流研讨,取得积极成果。

2010年,为适应我国公共外交发展形势,外事委员会创办了《公共外交季刊》,以其独创性、高品位和启发性,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成为我国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外委会的委员们也积极著书立说,发表文章,赵启正撰写的《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公共外交的智慧》等专著,被多国翻译出版发行,在日本和韩国举行了当地文本的发布会,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韩方明主编的《公共外交概论》在多所大学得到推广。

丰富多彩的实践带动了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曾提出,要加大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走出“象牙塔”,深入到公共外交实践第一线,大量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总结我国公共外交的经验和教训,形成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公共外交事业贡献思想和智慧。

在总结我国公共外交实践经验、吸收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凝聚外事委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外事委对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主要有: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外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行为主体包括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公司企业、精英人士和普通公众;公共外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公共外交的任务是向外国公众表达本国国情,说明国家政策,解释外国对本国的不解之处,同时了解对方的观点;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以公共外交名义对外国进行无端的指责和干涉;人民政协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独特优势,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等。上述观点逐步得到国内各界的认同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采取各种方式,不失时机推进政协公共外交

几年来,全国政协在公共外交工作中不仅“走出去、请进来”,而且积极参加国内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宣传国家政策理念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示我对外开放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就公共外交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和考察,可以更好地帮助政协委员知情明政、推动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5年来,全国政协外事委先后就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公共外交、涉藏外宣工作、发挥港澳政协委员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的公共外交等专题,组织委员先后赴北京、上海、浙江、山东、西藏和香港、澳门等地进行调研考察,提出了一系列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贾庆林、王岐山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的公共外交”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俞正声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在《关于“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公共外交”的调研报告》和《加强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工作的建议》的信息上作了重要批示。

开展公共外交领域的国际交流,是提升公共外交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全国政协外事委五年来先后以公共外交为主题派代表团访问美国和韩国,考察美国公共外交开展情况,与美方各界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并在韩国“济州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派团出访英国,参加伦敦书展“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论坛”和在英议会下院举办的“中英软实力与创意产业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邀请美、英著名公共外交专家参加“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研讨会,与中方专家进行交流对话;多次为发展中国家新闻部长研修班和其他培训班讲授公共外交课程。

几年来,全国政协在公共外交工作中不仅“走出去、请进来”,而且积极参加国内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宣传国家政策理念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示我对外开放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大力推进公共外交,不断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不仅是全球化时代大势所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所致,而且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和延长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赵启正如是说。

悉心指导、精心培育,切实推动地方政协开展公共外交

五年来,全国政协外事委积极支持和推动地方政协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先后在长春、长沙和太原召开全国各省(区、市)政协外事委员会工作座谈会,着重围绕推进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取得良好成效。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一开始很多地方政协的工作者也对“公共外交”比较陌生,但普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第一次举行的公共外交座谈会上,起初我们的座位是按照一个方向摆放的,随着会议交流的不断深入,很多前排的与会者都主动背过身来与后排的发言者交流,变成了‘面对面’的座谈。很多参会的地方政协同志回去以后都开始筹建有关公共外交小组,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如今,随着“公共外交”理念的不断普及,各地政协公共外交协会也相继成立并发挥作用。五年来,全国政协外事委积极支持和推动地方政协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先后在长春、长沙和太原召开全国各省(区、市)政协外事委员会工作座谈会,着重围绕推进人民政协的公共外交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取得良好成效,协助上海、天津、广东以及南京、杭州、西宁、温州、惠州、青田等地成立以政协牵头的公共外交协会,支持并参与地方政协、社会团体举办了“天津国际友好城市圆桌会议”、“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市长论坛”和“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等公共外交研讨活动。

去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全国和地方政协外事委员会工作暨公共外交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充分肯定了各级政协外事委员会推动公共外交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的创新成果,并要求继续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推动政协公共外交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会上,来自天津、山西、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广东等12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及经验体会,这次会议也被视为是对五年来全国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一次“大阅兵”。“之前我们地方公共外交协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成立,现在在西宁这样的西部城市也成立了协会,各地政协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展公共外交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赵启正在这次会议开幕会上,充分肯定了各地实践的成果。

十一届全国政协的五年时间即将结束,而在这五年中精心培育起来的人民政协公共外交却方兴未艾。未来五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继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协公共外交发挥作用的舞台将更加广阔,而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协公共外交机制这一道崭新的命题,将留待十二届全国政协外事委继续破解。(廉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