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心灵驿站

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2012-05-08

礼堂团支部  文伟

三月的春风已经吹过了祖国的山河,学习雷锋的日子也结束了。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

记得小时候,雷锋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我们用一双小手捡废铁,参加义务劳动,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锋的精神就象春天绵绵的细雨,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有时候我觉得雷锋离我们好远,有时候又好近啊,大家对这样的情景一定不会陌生。两手一摊“拿钱来”。如果没有钱想让他帮忙,门都没有。

有时候雷锋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周围,52岁的郭明义,戴着一副老式大框眼镜,笑容憨厚,肤色略黑,放进人群中,顷刻就找不到痕迹。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2006年12月初,郭明义听说矿工张国斌13岁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立即赶到医院,送去身上仅有的100元钱。为了帮助解决治疗费用,他在全矿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而且自己带头又捐了700元。同志们被他的爱心感染,纷纷捐款,短时间内就为张国斌一家捐款3万多元。没过多久,他又了解到工友刘孝强15岁的儿子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救孩子,他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多方筹集费用。他深知这样的病要从根上治,挽救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此,他写了一封令人感动的倡议书,走遍齐矿的机关科室和70多个班组、声情并茂地亲自宣读,呼吁大家为挽救工友子女的生命,积极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多年来,他先后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10多万元,仅汇款单就有140多张,收到的感谢信有200多封。这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个掠影。

雷锋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在他22年生命中,雷锋做过公务员、开过推土机,做过汽车兵,雷锋不挑剔工种,每份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热火朝天。生活上,雷锋精神是关心群众,诚心实意。有句形容雷锋的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虽然有夸张之处,但雷锋热心做事,真诚待人是出了名的。他自己省吃俭用把钱寄给受灾群众、困难战友,在火车站帮不认识的大姐买票。他眼里没有高低之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我们今天的所谓学雷锋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雷锋,每年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带有一些纪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语:“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隘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是误解了。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锋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无法象他那样做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无法达到像他那样忘私的地步。我们用伟大形容雷锋同志,也说明不是人人能达到雷锋精神,我们只能有一部分行为达到雷锋精神的要求。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众普遍象雷锋同志那样付出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雷锋的平凡就不可能成为升华到伟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虽然时代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雷锋始终活在人民的心里,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芒!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