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学习园地

杂谈食品安全

2011-05-04

许雄波

食品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人否认。且不说“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也不用看历史上因为没有食物果腹而易子而食,甚至揭竿而起的故事,只要饿上一两天,就能有切身的体会。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野菜来代替粮食,苦恼的是食品安全问题。

有人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人已经被普及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比如三聚氰胺,就不乏牛奶企业的贡献。因为类似的事情太多,被网络上归纳为一个帖子———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知识的全面普及: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牛奶里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最近,在江苏田地里爆炸的西瓜,又把膨胀剂带入了公众的视野。

现在的困境,似乎是没有安全可靠的食品。听说富豪们在京郊自己租地开辟庄园,雇人种植专供自己食用的新鲜蔬菜瓜果。广东某市的居民利用小区绿地、城郊的边角地开垦临时的菜地,减少来源不明食物的摄入。但是,由于日本飞来核污染的传闻,那些自留地的蔬菜也被列入了怀疑的名单,无色无味更可怕啊。难道我们就如古龙小说中被用毒高手追杀的李寻欢一行那样,即使买了馄饨,又从小乞丐手中换成刚被咬了一口的大饼,还是免不了被毒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吃不喝?小李飞刀,例不虚发。李寻欢终于通过听声音分辨敌人的位置,一把飞刀刺入了用毒高手的喉咙,换来了食品的安全。我们呢?我们一刀封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飞刀何在?

有人说,食品安全问题是道德问题,呼吁以重建道德来保障食品安全。用道德来说食品安全,似乎在承认我们的弱势。曾经高喊“上帝死了”的哲学家——尼采认为道德是弱者呼吁被保护的呐喊,而把传统道德叫做弱者的道德或奴隶道德。当然,尼采死了,上帝也没有死。弱者需要道德,强者也需要道德。所谓强弱是相对的,强者也不是什么方面都强,什么时候都强。再强悍的人也不能不睡觉吧?没有道德构建的团体,强者也没有安心睡觉之时。尽管尼采说的有些疯狂,但把食品安全问题诉诸道德,在我听来,就如同用川话说“做人要厚道”,难免有黔驴技穷、无计可施的感觉。

有人说,要加大执法力度,治乱世用重典。不过,近来也有媒体称,其实不是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过去严重了,而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要求提高了。生活好了,不但要吃饱,还想吃得放心、吃得舒服。看来,“乱世”之说,尚不被认可,“重典”似乎所用也非时。我倒是认为,执法力度加大是必要的,但这是不可持续的,终非长久之计。利益驱使下的违法厂商恐如过江之鲫,而官僚机构总是有惰性的。虽然少数人可以做到不讲“多劳多得”,但多数人可能要按照经济人的假定来分析。因为减少劳动也是在获取闲暇带来的价值,所以追求这种闲暇价值的执法者未必能够始终保持昂扬的打击状态。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运动来时,难免误伤;运动过后,难免松懈。

看来,飞刀不能握在一般人手中,还得有握刀的好手。同样的小刀,在别人手中只能削削苹果皮,到李寻欢手中才是可怕的武器。但谁是治理食品安全的“小李飞刀”呢?思想围着地球绕了一圈,醒来在大槐树下只看到一群蚂蚁。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毛主席解决重大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发动“人民战争”,用“汪洋大海”来包围“疯牛”。解决食品不安全这头“疯牛”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了。前一段时间,听说有一个地方用奖励的办法鼓励群众举报不卫生的食品及其生产商,详情不太清楚,效果还有待检验。我以为,与其用纳税人的钱来鼓励举报,还不如剪“奸商”身上的羊毛作为奖金。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机制,鼓励人民群众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在使用法律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对于假劣的食品,一旦确认,就要刑当其罪,而不仅仅是假一罚一或者罚十的挠痒痒。

没有李寻欢那样的身手,就让大家持刀近身肉搏吧。

作者: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会议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