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心灵驿站

思想、制度及其它

2011-05-04

——关于辛亥革命的随想

许雄波

 

对我来说,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是今年一项重大的任务。当纪念大会、招待会等主要任务顺利完成之后,我和会议处的同事们一起总结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大家都慨叹纪念活动的成功来之不易。且不说加班到凌晨2、3点,国庆期间也不能休息的辛苦;也不说接连不断的琐事,方方面面的协调;仅仅是那份不能出任何错误的沉重责任都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我说,希望辛亥革命20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都能参加筹备组织。大家笑了。

 

是啊,再过100年,我们连青烟都不是了,还能看到那时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吗?岁月无情地带走很多东西,生命在时间长河中只是暂时的浪花一朵,辛亥革命的枪声也只在记忆中清脆。影响深远的是什么?思想,制度……

 

关于思想。因为辛亥革命100周年,我有幸到了武汉,看到了神往已久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今天的黄鹤楼早已不是唐时的模样,唐朝的黄鹤楼已因天灾人祸而去,宋、元、明、清的黄鹤楼也已杳不可寻。现在的黄鹤楼已不在江滨旧址,而东迁蛇山之侧。楼因诗而兴,纤弱文字胜过了楼台亭榭。类似的很多,比如岳阳楼,离不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王阁,必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天长共秋水一色"。

 

对于辛亥革命,也有一些争论。大意是说孙中山在武昌首义之时尚在海外,起义的成功与他关系并不大。的确,孙中山当时并没有直接参加武昌的起义,更令人叹息的是,孙中山直接参与策划领导组织的一些起义往往失败了,比如,1895年10月的广州起义,尚未发动就失败;1907年12月的镇南关起义,孙中山在阵地上为伤员保扎,亲手发炮轰击敌人,还十分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轰击敌人",然数日后失败;1911年4月的广州起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殉难;武昌起义之后,南北议和,袁世凯指使杀害了宋教仁,孙中山奋起发动"二次革命",依然失败。孙中山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精神十分令人钦佩,但挫折之多同样令人感叹革命之艰难。其实,且不说武昌起义之前十次失败的起义对于宣传革命,启发民智的影响;史实表明,同盟会曾经派人到湖北等地宣传革命,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的主张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像地下的烈火,在满清政府的统治下悄悄燃烧。大概因为孙中山闹革命的名声特别大,武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孙武就曾以自己是孙文的弟弟进行宣传,对于团结动员起义人员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所以,我们不能不说,思想的影响是多么广阔、深远!孙中山并没有亲手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却用思想指挥了打枪的那一只只手。正是由于此,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参加起义的十七个省的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在历史深邃的夜空中,思想如同璀璨的星星,孙中山的思想是哪一颗呢?

 

关于制度。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也不是没有争论,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这种争论作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简单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了,也是没有成功。

 

在我看来,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于推翻了一个旧的制度。秦始皇"奋六世至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和,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建立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帝制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朝代更替,龙椅上的人上上下下,但围绕这张龙椅的"君权神授"体制没有根本上的变革。辛亥革命把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赶下了龙椅,也把封建帝制送进了坟墓。此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只不过是一场闹剧,世界大势已不可阻挡。

 

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制度。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选举了临时大总统,起草了《临时约法》,但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4个月即因政治妥协而辞职,《临时约法》对迷信军事实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袁世凯不过是一纸空文。袁世凯没有遵守临时约法,之后连这块遮羞布也撕碎了,用刺刀解散了国会和各省议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制度的变更经过了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刺刀和大炮一次次对走向共和的制度进行毁灭,而制度总在争论、斗争中,因为人民的选择,而一步步走向成熟。回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我们不能不为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宣告而热泪盈眶,不能不为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而激情满怀,不能不为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倍感自豪。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在革命之初对于新的制度并没有认真地设计,这在《亲历辛亥革命》一书中可以发现,这也许是"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之一吧。其实,即使当时就进行认真地思考,所设计出来的制度也未必符合实际,未必能够实行。制度不是器物,非一时一日之功。近代史上的"中体西用"的构想,试图保存中国当时的封建制度,而采用西方的科学制度,最终依然国弱民贫;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学美国、学日本,并且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以俄为师的过程也证明,照搬照抄没有出路,中国的道路需要中国人自己的智慧与创造。

 

关于制度不是个人设计也不能轻易移植、复制的观点,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们往往因为政治目的而漠视,而不少西方思想家却是推崇的。哈耶克就十分认同代表西方哲学史上代表经验论的传统,认为制度是无意识的、自然发展的结果,主张有机的、缓近的和不完全意识的发展,主张试错程序。"他们(英国哲学家)认为,制度的起源并不在于构设或设计,而在于成功且存续下来的实践(或者说'赢者生存'的实践)。他们的观点可以表述为,'各民族于偶然之中获致的种种成就,实乃是人的行动的结果,而非实施人的设计的结果'。他们的观点所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政治秩序,绝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条理井然的智识的产物。"看看身边的例子,我们也能发现,制度的最初设计可能有美好的理想,却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比如,前些年提出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初衷是解决中低收入者购房困难的问题,通过政府支持的手段来解决特定人群的住房问题,然而,由于没有配套的收入审查制度,经济适用房最终"经济"的却是一些收入不低的人群,超大的户型也成为社会舆论攻击的靶子。而正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制度经受批评,得到调整、修正,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公众舆论的监督,促使保障中低收入者居住的制度体系慢慢发展起来。

 

制度是逐步演进的,思想也是如此。我们在慢慢地走近真理,却无法宣称自己掌握了真理,我们可以辩论批评的内容,却不能拒绝他人的批评。当思想遇到制度,谁胜谁负?中外历史上,因为思想、理想,甚至言论获罪,乃至丧失生命的人有很多,但正是人类那种"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执着,让在既有制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人反思自我、反思社会,推动了人类思想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制度如石,思想如水,水滴石穿。老子云,天下柔弱者莫若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

 

思想如水,但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往往是被稀释成雾、污染成霾的海量电子信息,茫茫迷雾中,何处能有潺潺流水、滴滴雨点?近些年,季羡林先生逝世,钱学森先生逝世……大师一个个远去,留下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友人说,找一本好书不易,看一篇奇文更难。

 

面对100年前辛亥革命留下来的未竟事业,环视中华周边频频兴起的军演与争端,只能说一声,"同志还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