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心灵驿站

辛亥精神与青年使命

2011-05-04

朱国鑫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100年后的今天,作为青年人,如何来理解、反思、传承辛亥革命百年精神遗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二十世纪初发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统治,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其历史意义,史有公论。那么,发生在100年前的这场轰轰烈烈、意义重大的革命运动,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我的理解,实质就是: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孙中山为何对"天下为公"情有独钟?因为这是他提倡和实行三民主义所企望达到的境界。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在孙中山的理想中的未来社会,做国家主人的是全体人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体人民:"真正以人民为主";"四万万人都有主权来管理国家的大事";没有贫富悬殊和少数富人压迫多数穷人的不合理情况,全国人民"生活上幸福平等"。"民有"、"民治"、"民享"完全实现,确实做到了古人说的"公天下"。这就是孙中山向人们展示的"伊甸园"。孙中山满怀信心地对世人说,他理想中的未来社会,有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而没有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阶级对抗和社会动荡。在欧美,这些社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难以解决的;而在中国,由于未雨绸缪,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些社会问题是不会发生的。孙中山描绘的改造和建设中国的蓝图,当时确实使很多人怦然心动,并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而奋斗了一生。他曾说:"如不言革命,在广州行医,每年极易赚得一万余金。"他一心为国家,为民众,视金钱如弊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虽然直到他逝世,民国依然是一块假招牌,但他为实现"天下为公"而作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是有益的。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心怀天下的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自此以后的100多年间,"振兴中华"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强大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无数革命先驱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当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远在辛亥革命之前,一个叫梁启超的青年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少年中国说》。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生命,为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他们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舍生取义,殚精竭虑,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绵延不息。

 

在辛亥革命过程中,正是受过西方文化洗礼、接触过新思想,拥有新观念的时代青年俊杰,怀着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牺牲精神,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而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看看这些令人无限感慨数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余东雄年仅17岁。人称"首义三武"的孙武、蒋翊武、张振武,都是策动武昌起义的重要角色,分别只有32岁、27岁、34岁。被孙中山称为"熊一枪"的熊秉坤,率领敢死队猛攻楚望台军械库,时年26岁。响应武昌起义的各省革命志士也大都是年轻人。湖南共进会会员焦达峰,率领会党和新军在长沙发动起义时,年仅25岁。陕西同盟会会员井勿幕发动会党和新军起义时,年仅23岁。山西同盟会会员、新军标统阎锡山发动新军在太原起义时,也只有28岁。

 

这些青年人,不少人并不缺乏钱财,甚至在旧制度中仕途通达,但他们抱定"不自由,毋宁死"的信仰,怀揣炸药,像追逐光明的飞蛾,勇往直前地扑向灯火,在中华大地上播种民主之花。他们知道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赢得民主,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享受自由,要用性命去换取。所以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垂老的父母,告别新婚的妻子。

 

从根本上说,这些青年人毅然决然的斗争,为的是拯救屡遭凌辱、灾难深重的国家,为的是使国家摆脱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为的是把国家引向光明。这正是有志之士在青年之时树立的报国之志。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青年人薪火相传的"青春精神"。

 

"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100年前,这些思想成为推动人们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直至今天,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没有失去思想光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辛亥革命百年来,我们祖国之所以充满活力,我们民族之所以雄姿英发,源于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所焕发的"青春精神",所奉献的青春力量。

 

在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青年,仍然需要弘扬"天下为公"的精神,振奋新时代的"青春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与国与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走出自己,实现人生的大愿望。

 

至今有很多青年对生活感到迷茫: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青年的使命是什么?一提到传统精神和人生信仰,很多青年就会认为是一种大而空的东西,从思想上有些抵触情绪。不少人认为,在战争年代,历史和环境造就了那样一批为国献身的仁人志世,铸造了彪炳史册的人人为公的精神丰碑;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了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很多传统的东西不一定适应现代的情况。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让我们看一看苹果创始奇人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一种无私忘我的人生境界。因此,他能够创造奇迹;因此,他能够超脱自己;因此,他能够看谈生命;因此,他能够让全世界人们敬仰。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把乔布斯和先辈们相提并论,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精神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只有为人民、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才有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充满理想的青年,如果青年人没有追求理想的热忱,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复兴,就是我们的前途,就是我们的使命。

 

当前,由于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难以彻底消除,不公平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这些都对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作为现时代的青年,必须把这些问题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跨度上来理解、来认识,不能拘泥于这些具体的问题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正是由于现实当中尚存在这些诸多问题,正是由于我们国家还没完全达到全面的复兴,正是由于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大同",才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努力,去担当。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发扬辛亥志士们振兴中华、富强祖国的民族自觉精神,继续沿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为完成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而贡献一份力量。

 

让精神力量继续闪烁光芒,让青春精神永驻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