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心灵驿站

那时的我们

2011-05-04

张萍

翻开刚刚成立不久的“人民政协报青年联合会”的委员花名册,我惊讶的发现,原以为还很年轻的自己,年龄已是排在了倒数一二的位置,是啊,屈指算来,今年已是自己在报社工作的第16个年头,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同志,十几年来与同仁们共同经历了报社创业时期的艰难,见证了改革发展的历程,参与了报社各项建设,分享着繁荣强大后的喜悦,追忆起与报社共同成长的岁月,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而这其中最令我难忘也是尤其想与各位年轻同事们分享的就是十几年来在报社这个大家庭里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奉献,在一起走过的日子里,留下的一串串足迹,一幕幕回忆,以及沉淀下的深厚情谊。

谈起我们那时的工作和生活,就要先说说报社当时的办公环境。报社在搬到新大楼之前位于赵公口的旧址,办公条件虽谈不上简陋,至少是简朴的。一幢三层高的小白楼,实际为办公所用的只有两层,是名符其实的空中楼阁,每个十几平米的办公室至少要摆下四张桌子,在十几年前的报社人手一台电脑是不可想象的,电话倒是每桌都有,但大多都是摆设,因为号码只有一个,需要大家串着用。食堂和夜班宿舍是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到了午饭时间,大家就会拿着各自吃饭的家伙,奔向食堂那个相当窄小的窗口,按顺序等待大师傅将一勺勺饭菜盛入碗中。夜班宿舍条件很简陋,只有几张折叠床和大家七拼八凑来的无法上锁的桌子,由于住的基本都是单身汉,卫生状况便可想而知,我想一直工作在总编室的文广老兄一定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休息的地方会变成宽敞舒适的标准间,还有保洁大姐们每天不辞辛苦的打扫。记不得在哪一年报社终于有了浴室,尽管只能男女共用,尽管经常好不容易等到门开的时候,发现六个热水器的指针统统指在10度以下,却也让爱运动的小伙子们无比满足,就是在当年这样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我们仍是快乐的充实的。忆起那时的工作状态,可以说采访基本靠走,写稿只能靠手,发钱肯定靠吼,那时的我们没有也不需要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想要找谁只要站在二楼的大厅里喊一嗓子,就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编辑记者们再长的稿子都是手写,到了“两会”开幕,就一个个抱着从各部门搜罗来的型号不一零件不全的传真机奔赴驻地,传回最新最即时的报道。

就是在当年经济尚不宽裕的条件下,同志们照样有自己的娱乐方式,没有台球厅和乒乓球室,可以随意找个地方支上球案切磋球技,没有资金外出租场打羽毛球,就因地制宜在二楼的阳光大厅划上线拉起网互相较量。食堂的饭菜尽管没有那么多花样品种,大家却乐于三五成群的坐在小圆凳上边吃边侃侃而谈,当年的小宁社长被大家称作“老同志”的典故便出自于此。夜班宿舍更是年轻人最爱去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工余时间是真正的“地下娱乐场所”,在那里,大家可以无拘无束毫不顾忌的说任何话题,开各种玩笑,打扑克时会因为对家出错的一张牌而埋怨挖苦甚至摔牌而去,可过后还是会作为最佳搭挡将“战斗”进行到底;也常常在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时,畅谈各自的宏图大志。还有当年活跃在团组织中的我的同龄伙伴们,曾经大家在没有窗户的会议室里围坐在电视机旁为中国的申奥成功而祈祷,在什刹海的游船上放下河灯许下心愿;香山顶峰上有咱们开展爬山比赛洒下的汗水,斋堂镇里留下过大家为革命先驱敬赠的花环。

那时的报社办公条件相对艰苦,但每人心中都有一座梦想的大厦,那时的我们物质生活也很简陋,但每个人都在努力,都有理想,正是这份努力,这种理想激励着一代代政协报人披风沐雨,奋力前行,终于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拼搏和意志,建起了宽敞明亮、设施先进的办公大楼,将心中的梦想变成现实。

如今我们的办公环境改善了,中央空调取代了不会摇头的电风扇;先进的采编系统让大家不必再爬格子;办公设备一应俱全,定期更新,人员增加了,收入也增长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竞争的压力与挑战。我想作为一名政协报人而感到自豪和幸运的同时,更应当意识到担负在每个人肩上的责任。

报社是一个舞台,只要你有智慧,它会为你提供滋长的养分,只要你有梦想,它会为你成就未来。让我们共同携手,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在报社即将步入三十而立之时,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为创造报社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作者单位:人民政协报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