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心灵驿站

7路车的足迹

2011-05-04

李平

在政协机关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对于7路公共汽车并不陌生,每天他都从机关门口经过,许多机关工作的同志就是乘坐这路公共汽车上下班。多年来,7路车的路线经过了多次变迁但是这一路公共汽车所串联的北京许多历史的足迹是十分有意思的。本文逐站介绍一下:

7路公共汽车现在一共有30站或者是31站:

一、动物园。每一个北京人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小朋友如果问他愿意去那里玩啊?几乎都会提到动物园。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饲养动物最多的动物园之一,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它的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试验场是在原乐善园、继园(又称“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所建。建成后的农事试验场占地面积约71公顷,设有试验室、农器室、肥料室、蚕室、温室、农夫住宅等。对各类农作物分为五大宗进行试验,分别为“谷麦试验、蚕桑试验、蔬菜试验、果木试验、花卉试验。附设的动物园面积仅占1.5公顷(即今北京动物园东南隅),最初展览的动物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禽兽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朝政府的动物,约数十种百余只。植物室内建有温室,并展出各种奇花异卉。由于农事试验场所处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又是京师第一座集动物、植物为一体的,带有公园性质的农事试验场,故开办之初,人流不断,十分热闹,甚至慈禧、光绪也两次来园观赏。农事试验场之名,很快盛传京师。随着动物园商圈的形成,现在的动物园地区还发展了一个服装批发市场(南有木樨园,北有动物园)。

二、西直门。北京最让人犯晕的地方之一。

西直门对应站名西直门内、西直门外。西直门古代运水的“水门”。不过在现在的北京人的印象之中这里的感觉就是 “堵”。现在在北京开车的都有一个体会,没有在西直门走不晕的。在西直门地区最显眼的就是西直门火车站(北京北站),这里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起点,里面的旧车站站房现在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保留着中国人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这里是机关西直门宿舍所在地。

三、宝产胡同。寺庙已无,唯名长留。对应站名宝产胡同。

一座庙成就了一条胡同。宝产胡同的得名因为,在这里有一座宝禅寺。现在这座寺庙已经没有了,这座庙的名字却留在了这条胡同里。《宛署杂记》云:“宝禅寺,元武宗时建,后废为民居。成化庚寅,太监麻俊修宅,得元赵孟頫碑,知为普庆寺旧址,施为今寺。闻于上,勅赐今名。户部尚书万安记。”《蓟邱杂抄》云:“宝禅寺在崇国寺街(今护国寺街)之街西,即元大承华普庆寺也。成化庚寅(1470年)供用库内官麻俊买地治宅,掘土得赵承旨碑,始知为寺基。复建佛殿,山门廊庑厨库悉具,闻于朝,改赐额曰宝禅寺,立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眉山万安碑于庭”。 1949年以后,宝禅寺改为工厂。1997年前后,宝禅寺被拆掉,
四、祖家街,对应站名祖家街。

在今天这一地区的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个地名了,取而代之的名称是“富国街”。但附近居民口口相传最多的还是“祖家街”。之所以叫“祖家街”,因为这条街路北坐落着一座祖大寿祠,现在这里是北京市第三中学。祖大寿,辽东人,降清明将,明时镇守辽东,骁勇善战,降清后受到皇太极器重,亲授他为总兵,属汉军正黄旗。清入关后,祖大寿将家安在了西城大桥胡同(今祖家街)。祖大寿在这里生活了12年,卒于顺治十三年。此处改建为祖家祠堂。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此设八旗官学、正黄旗官学,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祖大寿祠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坐北朝南,门外原有上马石一对。前院北房(正厅)5间和东西耳房各1间,后院北房(后寝)5间,东西两侧有耳房各2间,东西配房各3间。前后院间有一座规制大、设计巧、造型美的垂花门,这座垂花门在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中数一数二,门口两门礅雕刻精美,气派不凡。祠堂正厅建筑保存完好。今天三中教学楼的位置原是祖家的宅院花园,属于典型的清代官僚住宅布局。三中校区的划分与北京四合院的格局设计比较吻合。

五、西四北三条。恐怕是站名的地名最不相符的地方了。对应站名报子胡同。

现在在这里找报子胡同,已经找不到了,代之以西四北三条的名字。实际上这条明代时称为“箔子胡同”,清代是根据谐音称为“报子胡同”和“雹子胡同”。到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时称为“报子胡同”直至1965年北京市整理地名是更改为“西四北三条”至今。现在西四北三条已经列在“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平房保护区”之内。

六、白塔寺。北京的一大标志。

白塔寺在北京可谓是大名鼎鼎,现在反映老北京场景都离不开白塔寺,就是在北京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中就多次出现了白塔寺和寺西墙的胡同。看着胡同里追赶打闹的孩子,晒着太阳的老人,听着老北京传统的叫卖声,闻着白塔寺药店飘出的淡淡的药香,从胡同中仰视白塔,去感受北京的风韵,已经成为许多外国旅游者的必选。白塔寺的历史可谓久远了,它是北京城里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白塔。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建造一座喇嘛塔。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於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白塔寺从那时起北京城里就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一景了。白塔寺成为了北京历史上元大都的重要遗迹。毗邻的白塔寺药店的名气在北京也与同仁堂齐名。

我们继续出发,就经过了政协机关了,令人印象很深的就是政协礼堂了。在政协礼堂有着很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今年是建党90周年,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毛泽东主席在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要善于向我们的先进者苏联学习,要善于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要善于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我们决不可有傲慢的大国主义的态度,决不应当由于革命的胜利和在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现在回想起开仍然感慨万千。

七、丰盛胡同。车开到了丰盛胡同这里是金融街地区了,这里集中了北京金融业务的大部分,现在北京已经形成东有CBD,西有金融街的经济格局。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倒换金融街专线班车到地铁站,现在已经成为机关许多同志上下班的重要交通节点了。

八、民族文化宫。一路南下经过太平桥(在丰台也有一个相同的地名),就到了民族文化宫,它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曾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列为新中国一宫,1999年被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届大会选为“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精品之一”,1994年在北京“我喜爱的民族风格建筑”评选活动中,荣列五十座中选建筑榜首。

九、佟麟阁路。再往前走就到了佟麟阁路,这里有新文化街,睹路思人,佟麟阁将军任代军长的二十九军七七事变中打响了反对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在新文化街路北有鲁迅中学,这里是“国立北平女子师范”的旧址,鲁迅曾在这里执教,他在《记念刘和珍君》提到的刘和珍就是这里的学生。在这附近还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的故居。还有克勤郡王府(北京实验二小)等历史文化景点。

十、绒线胡同。

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明清时绒线胡同东起旧司法部街,西至宣武门内大街,是北京最长的胡同之一。民国初,开辟和平门和北新华街,将绒线胡同分成东、西两段。与绒线胡同平行的安福胡同、帘子胡同、松树胡同等也被分为东、西两段。1965年,以北新华街为界,绒线胡同东段称东绒线胡同,西段称西绒线胡同,其他胡同亦然。绒线,在北京话里有两种含义。一是真正的绒线,即:棉、毛、丝、麻线统称;另一层意思是指小杂货店称之为“绒线铺”,有别于卖副食的油盐铺。绒线胡同是否与绒线或绒线铺有关,已无从考证。现在这里有北京非常著名的四川饭店经营的高级会所北京中国会等。

十一、和平门。原本不是门,城墙打开方便行。对应站名和平门内。

和平门是北京的一个城门,建于民国时期(大概是1926年),位于前门和宣武门之间,但是它并非是北京的传统城门,而只是在城墙上开的两个拱形券洞,用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

和平门初名“新华门”,1927年改名“和平门”,以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张作霖时期此门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门洞高13米,宽10米,各装两扇铁门。1958年将门洞拆除,改为豁口。 现在这里最著名的当为全聚德烤鸭店了。

十二、琉璃厂。北京传统文化经营场所的聚居之地。

琉璃厂大街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起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这里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大多数外国人来京旅游都要到这里。这里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以经营旧书画闻名的中国书店和文物字画的荣宝斋了。

十三、虎坊桥。原来的皇家养虎之地。

十四、友谊医院。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原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政府和苏联红十字会援助下,由中国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医院。1954年,医院从甘水桥旧址迁入现址。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专为医院亲笔题词。1957年3月,苏联政府将医院正式移交我国,周总理亲自来院参加了移交仪式。1970年,周总理亲自为医院定名为“北京友谊医院”。现在这里已经具有很强的医疗实力。在消化、泌尿、热带病等方面居于领先水平。

十五、天桥。这是皇帝祭天时的必经之路。通过这座桥过龙须沟。据记载,大约在元代建的天桥,南北方向,两边有汉白玉栏杆。桥北边东西各有一个亭子,桥身很高。光绪三十二年,天桥的高桥身被拆掉了,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 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但是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一直保留了下来。这里后来成为北京艺人的聚居之地。

十六、先农坛。皇帝也得种地。在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之中。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皇帝也要做做样子。在祭祀的同时,在先农坛里有一亩三分地,他老人家每年也得来耕一耕。这也是俗语“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十七、永定门。北京外城中最大的城门。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当时只修建了城门楼,嘉靖四十三年补建了瓮城。直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又增建了箭楼,并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门工程才算全部完成。乾隆三十一年,永定门城楼又重修过一次,并提高了其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并装饰了琉璃瓦脊兽。以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直到1957年被拆除。2004年复建。它的南面有北京 “五镇”之一的“燕墩”。

十八、沙子口、安乐林、琉璃井、定安路都不能准确说出地名的由来了,也希望机关同志予以补充。沙子口现在是北京最大的文具批发地之一。安乐林是机关万事吉公寓的所在地。琉璃井可能与北京的珐琅制作有关,现在北京珐琅厂等还在这里。

十九、刘家窑。刘家窑名称来源于明朝,这里开了许多砖窑瓦厂,当时这里是城外郊区,取土、用工相对便宜,周边又有水源,所以是窑主们首选之地,据传一家窑主姓刘,世代烧窑,他家烧出的砖瓦成色好,不易碎,人们慕名而来,以后附近渐形成村落,称为刘家窑村。当年烧窑取土,留下了许多大水坑和洼地,上个世纪60年代后才逐渐填平。现在刘家窑桥向南的路已经打通,交通已经便利多了。

二十、横七条。这里的地名很有意思。都是以“横几条”或者“顺几条”的方法命名。

二十一、五间楼。地名得来时间不长。五间楼地名的来历有很多。现在选其中一条说法:五间楼的意思肯定不是五间楼房,这个“间”不是这个意思。80年代早期这个地方还是一片庄稼地,39路“五间楼”站的站牌子孤零零地立在田边。当时39路车站的位置就在今天43路五间楼上车站的位置附近。

要说楼房,那里还真有一座,就是今天43路上车站的那座很旧的红砖楼,正门朝南,坐7路或43路拐过弯就可以看到正门了。1997年以前是东铁匠营二中的教学楼,现在另作它用。“五间楼”指的就是这座很旧的红砖楼。“间”是“进深”的意思,说院子两进、三进就是这个意思。这座楼东西向是五个进深,其实正好是五间教室。

八几年的时候,老远就可以看见地里的这座楼房。老人们都不叫“五间楼”,而是叫“五楼”。

二十二、贾家花园。贾家花园是清代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府邸。赵公口地名的由来也是因为当时京城闻名的“财神庙”坐落在这,里面供奉的就是财神赵公明,于是这一地区也由此而得名。同时,因为贾尚书原籍山西,本人又乐善好施,许多山西进京的商人都乐于投靠于他,纷纷在这里设立会馆,也就逐渐成为了京城最有势力的晋商聚集地,在当年,是非常繁华的地方。现在机关贾家花园宿舍就在这里。

这是7路汽车有些站名和地名的来历,以及周围的一些景物。有一句话说“生活就是一个七日又一个七日”套用一下机关许多同志“每天上下班是一个7路又一个7路”。坐着7路汽车倘佯于北京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啊。

作者: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