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业务交流

浅议互联网时代的人民政协界别组织建设工作

2011-05-04

 

杨 羚 

不久前,两个互联网企业因为商业利益爆发了一场冲突。通过各自技术手段,让每一位屏幕前的用户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过去,短时间内让几亿国民知道一件事情的能力恐怕只有中央电视台才有。而今,一家私营企业就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让上亿用户了解一件事情。现在互联网企业中拥有如此信息推送能力的已经不在少数,这种能量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

1969年美国几所大学电脑实现互联算起,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还不到半个世纪,中国的时间就更短。但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4亿,互联网普及率33%,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网民。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2586亿人民币,占社会零售总额的2.06%[1]。网络自身以及由此带动社会发展的速度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这种规模与速度不容忽视。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反映民生、表达民意的新渠道。无论是在汶川地震后迅速凝聚起的帮扶力量,还是当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遇到干扰时爆发出的捍卫之声,无论是“周老虎”、“躲猫猫”、“欺实马”,还是“钓鱼执法”、“跨省追捕”、“为谁说话”,舆论风暴可以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形成并且席卷全社会,参与政治的舞台因为网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变得更为宽广,这种正在发生并日益深刻的社会变化不容忽视。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自身发展和对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产生的广泛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深刻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如何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等机构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新要求,利用网络新技术创新工作形式,已经成为人民政协事业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各界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的重要渠道。按界别组成的形式是人民政协最显著的组织特色,也是人民政协的重要优势。这一形式“可以为各个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使各界群众中分散、个别的意见得到集中、系统的表达,可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智慧,也有利于通过界别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讲,了解了各界别的意见就基本上了解了多数人的意见,掌握了各界别的情况就基本上掌握了整个社会的情况。”[2]

通过政协界别,可以反映互联网影响下的社会各方利益变局和政治诉求,可以将互联网影响形成的新力量团结到爱国统一战线当中,可以疏浚互联网等新兴政治参与渠道,纳乱流于江河,归散石于山岳。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界别组织建设工作,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发挥出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凝心聚力,汇智拢才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伟大进步,也可以为人民政协更好地组织开展界别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推进政协界别作用的进一步发挥。结合好这两方面,主要在于三项工作,提供组织平台,团结优秀人才,开展界别活动。

一、通过政协界别设置,提供组织平台

人民政协的界别格局,有其历史基础和现实成因,随历史进程发展,与政协性质一致,归根到底,体现了人民政协组织包容性的延展和团结面的扩大,体现了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壮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合理设置界别,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技术,正在迅速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迁,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考虑互联网及其影响,团结由此形成的新力量,是研究并合理设置界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舆论观点提出政协可以成立“网民界”,其实质是反映了希望政协界别体现互联网影响的要求。

互联网影响形成的新力量,集中体现在经济、科技和媒体传播方面。互联网经济是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紧密结合,与全球化市场经济一体相连的新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特别是大大提高了媒体传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吸纳这股力量,首先需要有合适的组织平台。政协界别中的经济界、科技界完全有条件把从事互联网创业和经营的代表人士、从事相关技术研发的代表人士吸纳进来。而新闻出版界目前还主要是电视广播、书报杂志方面的代表人士,确实缺少互联网传媒方面的代表。特别是新闻出版这个名词,从概念到行业,其实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已经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传统出版业也在互联网冲击下迅速转型,北京广播学院也已经改名叫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出版界或也有了改名的可能。界别设置的改变未必就是新设一个界别,改个好名字也会大大增加其包容性。福利保障界就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新闻出版界也未尝不可。

二、做好委员人事安排,团结优秀人才

互联网时代各种现象和声音很多也很杂,但经过汶川地震、奥运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爱国主义始终是不倒的旗帜,是最响亮的号角。各种声音应该可以各擅胜场,也应该在爱国主义的指挥棒下汇成洪亮合唱。人民政协以团结和民主为两大主题,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政治地位崇高,社会威望巨大,在团结互联网新力量的工作上占据着有利地位,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也为我国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期[3]。把握信息革命推动的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转型,就要把握与之直接相关的优秀人才及其代表,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要求,为他们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渠道,为他们创造与社会其他方面实现高层次交流的机会,推进互联网本身以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对社会舆论有放大、聚焦的作用,有迅速制造“权威”和“红人”的能力,现在热议的“网络水军”就是基于这一作用形成的灰色势力。引导好这股力量,在疏不在堵,在导不在防。技术发展迅速,靠堵是堵不住的。培养和树立人民群众真正相信、佩服、承认、感兴趣的权威和“红人”,才能对舆论形成正面的导向作用。把这些权威和“红人”有选择地吸纳到各级政协组织中来,可以更好地巩固其地位,发挥其作用,团结一个人,主导一大片。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界别活动

发挥界别作用,重在界别活动,关键在于组织。一些地方政协出台政策设立了界别召集人,通过界别召集人,政协领导和工作机构可以与无形的界别组织建立起有形的人员联系,大大提高了界别的组织程度和活跃程度。相比地方政协,全国政协委员分布更广、活动更频繁,组织的空间、时间难度都更高一些,不仅需要有界别召集人来牵头,还需要有“界别秘书”来帮助做联络、组织、协调等工作。这一“界别秘书”以办公厅各部门合力为后盾,以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成为跨空间、跨时间的信息化交流平台。他以“人”的形象出现,容易让人亲近,便于拉近与委员的沟通距离,可以把大会时期的临时小组秘书变成平时工作中经常接触的“界别秘书”,让界别组织有效地运转起来。

“界别秘书”不仅是一个服务平台,也是一个活动平台。网络技术跨空间、跨时间特点,可以让受现实条件限制的活动转移到网络上进行。从最早的BBS到现在的网络社区,人与人的沟通,从面对面发展到字对字,又发展到“面对面”,网络俨然成了一个虚拟世界。政协界别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委员间意见的交流、观点的碰撞、情况的集中,反映整个界别的意见和情况,基本表现形式就是信息,因此完全有可能通过信息平台来开展相关的活动。我们可以设想:委员通过信息平台以电子签名的方式联名提交提案,通过视频记录、对话、会议的形式开展对一个或几个地方的同步调研……技术在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积极探索开展界别活动新方法新途径,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积极性。”[4]近年来,互联网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新技术,也为社会带来了新发展,更为我们工作开启了新门道。我国即将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人民政协也将进入又一重要发展时期,我们应该更加善于谋划新思路,运用新技术,做好互联网时代的界别组织建设工作,搭好台,配好角,唱好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界别优势,进一步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1]  取自2010118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同志在第四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的演讲

3 《人民政协知识读本》第4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3] 2010114人民日报》文章《战略机遇期,不容错失的关键点》

4 取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