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业务交流

文艺二题 ——我读《务实求理》

2011-05-04

钱丹

   李瑞环同志《务实求理》的著作出版以后,我阅读学习了其中有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繁荣文艺的篇章。学有所感,习有所得。本文主要谈两点体会。

文化发展与艺术创作

   19866月,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市文艺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作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激励人们满腔热情地献身改革和四化建设。在这篇讲话中,李瑞环同志说,“为什么许多文艺刊物的发行量寥寥无几?为什么外国电视系列片占据着我们的电视屏幕?为什么群众观看电影或其他演出往往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的文学作品和艺术表演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他具体分析说,并不是群众不喜爱京剧,而是我们的艺术质量太差。并不是人们不喜爱电影电视,是对那些质量低下的作品和表演不再买账。文学艺术的大繁荣,需要有更多“曲高和众”的作品和表演。文艺发展的实践证明,创作繁荣是文艺发展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有弘扬主旋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奉献更多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艺术创作必须植根于时代和生活的沃土。在谈到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时,李瑞环同志指出,“从现实生活来看,天津这块土地是文艺创作的‘富矿’,挖掘开采的潜力很大。”火热的生活、光辉的业绩,是文艺创作的沃土。“不是文艺创作的土壤不好,而是有些同志耕耘的不够,还没有投身到现实生活中来,还没有满腔热忱地去歌颂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反映现实生活和百姓情感,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比如,近两年来获得好评的电影《集结号》、《我的1977》、《建国大业》、《张思德》等。近几年在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舞台上获得大奖的剧目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现实题材。即使是以传统剧为主的戏曲舞台,也出现了反映许多现实题材的成功作品。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创作,必然脱离群众,脱离时代。
   对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问题,李瑞环同志对把领导专家评价和群众看法对立起来、把艺术水准和票房收入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他指出,“有些演出不卖座,有些领导和文艺工作者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观众水平低。有些演出饱满,观众排队买不到票,有些领导专家却不以为然,甚至指责为迎合低级趣味。”“有些精神产品群众不喜欢、不接受,也不能总是抱怨群众水平低,没有欣赏能力,而是要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文艺思想的大解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文艺界和全社会对文艺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娱乐作用的理解更加全面,艺术创作更加关注艺术表现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结合,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比如,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中,主办者和评委非常重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可读性)的统一,对演出的作品,重视观众的意见,专门设有群众评委,与专家评委一样有投票权。又比如,一台获国家大奖的杂技晚会《ERA-时空之旅》,具有高超的杂技和舞蹈艺术以及独创的表现手法,从2006年到2009年底演出1600多场,票房收入1.7亿多元。还比如,山西省话剧团创作的反映进商诚信的话剧《立秋》,6年间演出500多场,创造了舞台奇迹。还有最近上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十多天创造了超过5亿的票房收入。这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佳作越来越多,艺术创作不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再只追求大制作或赢得某个大奖,而且要努力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大众艺术。
   李瑞环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大力推动文艺创作的探索和创新,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要有明确的规划、切实的措施和得力的领导,要把多出精神产品、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多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作为中心课题。这些年来,国家行为、政府行为在推动艺术创作繁荣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专项资金的实施和设立等,有力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发展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首先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以及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大任务,其强烈的革命党的属性;由于中国共产党是诞生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土壤的民族化政党,不可能完全摆脱封建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受到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扰等,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选择受到许多制约,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比如把封建时代的道德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加以无情批判,只承认文化的阶级性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对传统文化糟粕的认识和判断多以阶级性作为标准,甚至只看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还是地主阶级创造的文化来确定是“民主性”的精华还是“封建性”的糟粕,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由于上述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李瑞环同志特别强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他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具有继承性和借鉴性,它的许多内容并不是为某一个阶级、某一个时代所特有,也不只是为某一个阶级、某一个时代所专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及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极其丰厚、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如果中华民族的光辉文化在我们手里丢掉,那将有愧于祖先,对不起后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一定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完全一致的。李瑞环指出,“强调继承并不是否定发展,也不会妨害发展。”我们要创造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的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李瑞环举京剧发展的例子说,“不把一代代京剧前辈用毕生精力凝结成的艺术精华继承下来,就不可能发展京剧艺术。”“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是不够,但发展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我说,主要原因是继承不够,是在继承上下的功夫不够。”
   李瑞环同志认为,越是民族的文化才越有生命力,只有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文艺作品,才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只有把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当代各族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才能永葆活力和青春。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只有通过为当代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真正成为人民的文艺。”另一方面,要重视民族文艺的大众化。“人民群众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动力”,“随着弘扬民族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增添新的光彩,必将有许许多多新的创造。” 
   最近,我随全国政协委员调研组到云南调研文化产业发展,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有了比较深的体会。云南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异彩纷呈。近些年来,云南省坚持文化强省,打造了一批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梦幻腾冲》等文化精品,合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恢复抢救了纳西古乐、彝族长篇史诗、傣族叙事长诗等民族文化遗产,打造了一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名牌制作。如果为保存而保存,为了所谓“原汁原味”而把民族文化发展拒于现代化之外,这不合情理,这样的民族文化也不会有生命力。但同时,任何民族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土壤,调节着民族群体与生存环境、民族社会群体内部、民族个体与社会等多重关系,同时为个体提供归属感、幸福感和心理依托,并且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艺术、建筑乃至节日、习俗等外在的符号表达出来。如果脱离它所生存发展的土壤,脱离创造它的主体,或者单纯为了抢救,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目的,把某些民俗、歌舞、祭祀、节日庆典加以移植、封闭,办几个专门的传习馆、民族村,任何民族文化都会会被浅表化、表演化、破碎化,成为无源之水,其发展的生命力就会枯竭。
   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基于各民族主体的自我选择和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不断创新。民族服饰、传统工艺、民居、音乐舞蹈、风俗习惯能否延续,刺绣工艺、蜡染工艺、雕刻技法等民族手工艺技艺能否免于湮灭,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曲艺曲目能否流传,核心是传承人。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同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真正掌握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必须突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和热情,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活”下来,传承下去。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为传承和重塑民族精神打开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加强调对传统的自觉传承,更加强调对信仰多元、价值观念多元、利益诉求多元的包容。相对于古为今用、破旧立新,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更富有建设性、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和对自然的态度。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追求、艺术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情风俗,体现丰富多彩的民族个性,应当张扬。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应当珍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淀形成的传统、习观、精神、心理和情感。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食古不化。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但对古人的创造,我们当心存敬畏,汲取前人的伟大智慧,我们的创造也应努力成为后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在政治上有巨大的包容性,要发挥自身优势,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