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青年 > 青年风采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011-05-04

——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总结

王敏

 

8月10日,我前往"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参加机关青年干部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班。短短5天的实地考察学习,让我对井冈山斗争这段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论是课堂理论讲授,还是现场体验学习,井冈山精神中有一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这就是"依靠群众"。

 

群众或者说人民是一个社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要关切人民的利益,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才能保持一个社会的稳定,维持一个政权的统治,维护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纵观90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辗转来到井冈山。在当时的革命年代,人民最根本、最迫

 

毛泽东的胞弟毛泽覃在宁冈乔林发动群众闹革命时,曾与当地的村民有如下对话:

 

"谁叫你们革命?"毛泽覃问道。

 

"共产党为穷人,我们自己要革命。"老表们答道。

 

"为什么要革命?"

 

"穷人要想不做牛马,只有革命。"

 

"革命有什么好处?"

 

"好处说不清,穷人要翻身。"

 

"革命不怕死吗?"

 

"死不要紧,讨饭不到也要饿死,与其饿死,不如为革命而死。"

 

切的需求是生存需求。而对当时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农民而言,土地是生存的第一要素。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首先展开深入的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先后写成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初步分析和掌握了湘赣边界地区的土地占有状况和农村阶级关系。"边界土地状况:大体说来,土地的60%以上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和边界党不仅正确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策略,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它付诸实施,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了群众的利益。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制定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代表农民根本利益的政策举措,满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最根本的生存需求,才使他们由衷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心声,以高涨的热情踊跃参军参战,支援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执政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是经济需求,要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过上更好的生活。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质的飞跃。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

 

我的爷爷今年86岁,是一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其工作的棉织厂担任党支书。爷爷临退休时,工厂倒闭了。他干了一辈子党的宣传工作,到老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幸好有孝顺的子女,让他晚年衣食无忧。即便是这样,爷爷从来没有丧失对党的信心、对党的忠诚。每逢我们这些孙辈回家省亲,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要热爱党、相信党,紧密跟随党的脚步。今年7月我回家探望他老人家时,他对我说,他平日总是到茶馆与人喝茶聊天,街坊邻居无不发自内心地拥护现在执政的领导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老百姓们真真正正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确确实实得到了提高。帮忙照顾他的保姆阿姨来自农村,阿姨说,现在农民不用向政府交一颗公粮,这在过去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仅不交任何公粮,政府还倒给农民现金补贴,农民的日子真的好过了。我想,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福利,老百姓才全心全意爱戴和拥护着共产党。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有新的特点和要求。经济需求得到满足后,一部分有丰富知识和卓越能力的人会有参与国家政治建设的诉求。事实上,我们党已经越来越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吸收了包括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不同代表加入党员队伍,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领域的建设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政治需求。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政协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平台,能够为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提供有力支持。我们必须立足于机关的本职工作,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做好下情上达,保证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做好上情下达,促进各方面人士增进共识,推动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作者:全国政协办公厅外事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