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的标题头五个字就是“国际化背景”,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整个世界就相当于一个地球村,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对于从事艺术的人们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又像是一个画家村,中国的画家们住在这个村的东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就像村里的一户人家,怎么样才能在村里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足之地?就看各家的招数了。
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人们反复颂扬的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他国家也有起始点更早的文明史,但是中间都出现断层,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等。我们国家的五千年文明是延绵不断的。就绘画而言,两千年前,咱们的祖先所从事绘画活动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原生态地保留了下来,笔墨纸砚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在其他国家已经很难有了,我们今天完全可以用类似西汉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复制当时的绘画,如已故的全国政协常委刘炳森先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复制了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如今已作为文物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至于后世历代的书画精品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等均以原生态的方式复制下来,达到下真迹一等的艺术水平。而且我们的书画艺术传统,在各个时期、各个时代,直到今天,都有新的延续,对历朝历代的艺术手法,可以说拈手就来,这在西方国家已经很难找到了。过去一提传统,就是古人之作。其实不然,传统也是有生命的,她也在流动和不断地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昨天的艺术创新,就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艺术创新,就有可能是明天的传统。
西方的艺术创新有如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掉一个。比如,科学的写实手法出现在西方,并且一直发展到照像写实主义,但如今,在欧美的美术教学课堂里,时常有中国教师在教他们怎么写实,教他们写实的欧美导师已经很少了,再看看西方街头画家的写实功底,实在是难以恭维。又如我到法国巴黎近郊的画家村和他们在市内的美术活动中心区蒙玛特高地,想找一找他们有没有继承19世纪印象派绘画艺术的佳作,比如说印象派技能的传承者,结果是无处可觅,这才过去了一百多年,印象派表现光影的艺术手段几乎没有传承之人了,问及欧洲的艺术家,他们回答道:“这早就过时了。”咱们这里就不同,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为了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四十岁起闭门研读十多年,而且带了很多的学生,就是专门研究、临写王羲之的书法,包括探讨古代传统的书法理论。作为“国际画家村”里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们有绵延不断的营养来源,在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要有创新的目标,但是客观地说,真正做到创新的艺术家毕竟是少数,我们不可能硬要求每一个艺术家都能够成为创新型的大师。因为风格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积累过程,要具备许多要素,如画家的传统功底、画家所吸收的外来的因素、画家所处的时代及其时代风格、画家的个性、画家所经历的生活和感悟等等,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揉合在一起,哪方面多一些,哪方面少一些,就会有千差万别的个人艺术风格。由于某些的条件的达不到,不少艺术家的才能在于不断地研究、继承和传授传统,包括对古今中外的绘画理论和技法进行研究和总结,并使之教科书化,甚至延续古代艺术的临摹、复制技术。这些艺术家也许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他们的成就只能体现在继承前人的艺术传统,但他们是很好的“教练”,把所继承的传统再原生态地传给下一代人,在下一代人中出现了艺术创新的人。他们是火炬或接力棒的传递者,他们虽不是世界记录的创造者,但是,他们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或传递者,这样的艺术家对于未来艺术的发展是关键。在每一个成功的大师后面,不可能都有一个名师,但一定会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启蒙者。没有这些分母,就不可能有分子,这个基数越大,艺术发展的前景就越开阔。他们的艺术功绩和艺术生涯应该得到肯定,过去很少宣传。
近些年,我们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被淡化了,淡化的原因是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外国某某人的一件什么东西卖出一个天价,中国某个人学了之后,也卖出了个什么价钱,过多地渲染这些就会产生误导。反过来讲,西方绘画大师,也看我们的传统艺术,对我们也提出过批评。去年,我作为中方策展人,与比利时一个叫吕克·图门斯(Luc Tuymans)的策展人合作,在北京和布鲁塞尔先后举办《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的展览,这是一个比较中西绘画的展览。吕克是欧洲相当有名望的油画家,也是搞现代艺术的。他过去对中国艺术不是太了解,是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接触中国古代绘画。当他看了我们的清初石涛、八大的绘画的印刷品,就已经很激动了,他说:“现代艺术在哪里?就在你们中国,你们300多年前就有现在欧洲人认识绘画本质的水平了,而你们还要模仿我们的现代绘画。”有他这种观念的西方艺术家十分普遍。
面对这样大的国际艺术格局和这样近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政协书画室就是弘扬中华传统艺术的大本营,研究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库、探求艺术创新的先锋队。一个时代要有这个时代艺术的代言人,要有我们所推崇的艺术家,不断地推出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成功的艺术家,这个艺术家是代表中国、面向世界的,是被学术界、社会公众所认可的,是由时代的审美意识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市场价格所操纵的。
美国文化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有很雄厚的资金做支撑。我们所拥有的条件是他们所没有的,五千年的文明是绵延不断的,这也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用钱是卖不到的。面对未来,如果我们离开了五千年的传统去谈发展,就很容易被别人同化、淹没掉。现在20多岁的青年学生,他们的价值观还很薄弱,不少人的价值判断基本上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不是建立在我们的时代审美意识基础上,因而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不良的意识形态所利用。要发挥好我们强势媒体的作用,发挥我们政协书画室这方面的引导作用,当中国艺术迈向未来的时候,不断会有大师和大师的作品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