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瑞源
博物馆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一、释词:

现代性(modernity):当代艺术是对现代社会和人文价值哲学性的思考的成果。前卫:19世纪社会学家圣西门,把这个词不单用于艺术本身,也用于形容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进步角色,艺术家要有改造社会的使命,在社会中扮演冲锋陷阵的角色。90年代前期大量使用“前卫艺术”一词;90年代后期,流行使用“当代艺术”一词。可以分三期来说中国当代艺术。

二、分期:

(甲)1979——90年代初

  这个时代把西方艺术基本看成一种先进的普遍性艺术,中国艺术家向西方前卫艺术学习,“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1980s),安迪·沃霍的波普(1990初),杰夫·昆斯的观念艺术、装置、多媒体(19921996)等,向西方前卫艺术学习的手段是一般是借用、挪移现成的西方艺术语言,表现社会和政治的现代性。他们当时有一个很流行的话,“短短几年以内,我们已经把西方一百年的艺术发展走了一遍”,

活动:星星美展(1979);85美术新潮;86厦门达达主义;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乙)90年代——90年代末

90年代到90年末叫“展览时代”,中国当代美术进入国际展览、收藏、评论的体系当中。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专设中国部分是一个标志,其他的如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圣保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横滨双年展等。同时《美国艺术》、《Flash Art》、“Times”周刊、《纽约时报》报导中国现代艺术,中国现代艺术家相争出国机会,展示适合西方标准的视觉图像,做成一批国际艺术明星。大部分作品都以政治反讽、意识形态和中国符号为主,纯粹的实验艺术和观念艺术则很少有机会入选。

收藏: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对中国当代艺术大量收藏;私人资本抢购中国年轻艺术家作品,造成西方艺术体系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制度化。

丙)2000年——现在

有一个批评说,这个年代是“艺术的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有一本杂志叫《美国艺术》,有题为《向钱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1996年以前,中国没有一个双年展,到现在已经有上海、广州、湖南、北京、贵州、安徽、成都七个城市都有双(三)年展;艺术区,2004年只有北京“798一家,到现在中国有四个城市有艺术区,光是北京已经有9家,798、酒厂、草场地、观音堂、环铁、索家村、 费家村、黑桥村;画廊2003年大概有30家,到现在已经有300多家了;拍卖公司原来不超过5家,到现在超过50多家。这一时期的特征总结起来是艺术生产化、交易资本化、展示和评论营销化。艺术市场限于写实油画、雕塑、部分观念摄影,而装置、录像作品收藏,只占小部分。绘画中,抽象油画、表现性油画,卖得不是很好。

三、争论

这三个时期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不同的争论,

(甲)现代艺术现代性的普遍性。“现代性”源于西方,但在现在全球化和国际化交流时代,拿来与被借双方是平等的,无所谓中国性和西方性,有普遍性。中国当代艺术可依附或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和“拿来主义”可以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参与国际当代艺术的体系中。

(乙)中国成为国际艺术中心论。艺术资本化之后,中国前卫艺术商业化,导致中国艺术市场在一年多时间走完了很多资本主义国家要花费10年走完的道路。“有可能在未来10年使中国成为与美国比肩的两大国际中心之一。”

(丙)前卫艺术死亡论。 早期前卫艺术以反封建、反传统为主流。自中国参加国际艺术(1993年威尼斯中国馆),反建制的界限模糊了。艺术家追求金钱;评论家、策展人追求营销化,前卫性的理想、激情和奉献精神的消失;导致艺术水准平均化,精神的虚无化,艺术图像的模仿化;“前卫”不是前卫,是拥抱艺术资本化,繁荣并没有促进艺术的突破和创造力的提升,前卫艺术宣布死亡。

(丁)选择论。西方当代艺术流派渊源深远,中国艺术家只选取适合国情的流派来表现自己,本土化不断发展和探讨。中国挪用的是“政治性前卫”;对西方的“美学前卫”为主体的当代艺术不同。选择就是创新,不是全盘西化。中国现代性是建立在民族本位的基础上的对时间的超越,优先考虑民族自强和如何超越西方现代文明。如何建立一个中国现代性当代艺术体系至关重要,或修订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体系。

四、展望

中国当代艺术仅仅有二三十年的创作经验,相比欧美百年经验下,无论在创作、评论、研究方面都是不足,现在妄下立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是急躁的、情感的,并非平静的、理性的对待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创作需要有一个自由的环境,百花齐放的发展方向,互相评论、互相竞争,假以时日的总结,不难找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主流。建议如下:

(一)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料库,共享资料,鼓励研究。              包括图书馆和网页,内容包括艺术家、作品、展览、评论、画廊、投资拍卖等资料。

(二)当代艺术评论独立出版物。

很多当代评论家、策展人均受资本艺术的影响,难保障评论的独立性,只有不受商业性影响的独立刊物才是一个健康的评论平台。

(三)博物馆推广和普及中国当代艺术知识。

博物馆的功能是收藏、保存、研究、展现和教育。要普及中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应担当一个重要角色,推广和普及中国当代艺术到学校,培养新一代的观众,中国当代艺术才有一个健康的发展,否则只剩下一面倒的画廊、拍卖行等商业化的推广和炒作。北京的艺术区众多,亦是艺术家聚居最多的地区,是全中国当代艺术最为发达的地区。

首都博物馆住居北京,她的责任是研究、收藏和展览北京过去、现在的文化,中国当代艺术理所当然的应纳入其教育、推广等工作的范围。过去举办的多个西方当代艺术展览,非常受欢迎。如“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大展,19902006;“百年奥运海报展”;“现代希腊艺术的经典回忆”等。此后,首博应以推广和教育为目的,引进更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

 
     
2008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GENERAL OFFICE,NATIONAL COMMITTEE,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