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绵璐
 

我很高兴参加“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研讨会,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当前从中央领导到地方领导都很重视它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对传统工艺美术,许多地方和行业协会都给予极大的关注。

今天借此机会对当今国际背景下如何发展中国文化艺术,谈谈自己的想法,求教于同志们。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还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提出“文化同质化与同步化”,就是要搞“世界文化一体化”,成为以西方为中心的“同质文化”。这种观念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冲击很大,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忧虑,法国已经喊出:“这是帝国主义文化“,也就是说这种”同质化和同步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涉及到了国家利益。胡锦涛同志在20038月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到“文化安全”的概念,他在20048月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讲话中又说:“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而我们有些人糊涂地同意并提出“文化全球化”,“要与国际当代艺术接轨”,于是外国人的口味和金钱控制了他们的“接轨艺术”

    总之,我们对当今国际上出现的现象和观念要理性分析,深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提倡文化多样化。胡锦涛同志20046月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贺辞中说:“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温家宝同志200512月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法国、加拿大也反对“同质化”,提出“文化多样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支持“文化多样化”,举行第32次会议,专门起草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达形式多样性的国际公约草案。

    综观历史,东方与西方艺术的两大板块,是相互独立,按照自己的方向传承、发展。同时又是互相借鉴、依存,谁要想以一个“当代艺术”来指挥全世界各国艺术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说得明白:“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3、树立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从古到今,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是不断地在进行着的。互相融合,相互冲突都是一种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总是以一种文化交流作为主体去吸取了一种文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成分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也可以说强调以我为主,以传统文化为发展的基础。对于中国文化,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引自温家宝同志200512月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就会从传统中找到对今天有启发意义、有鼓舞意义的东西,几千年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前进的动力,是民族之根,是走向现代化之根。否定自己,跟着别人走,总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提倡主体意识,绝不是妄自尊大,有了主体意识,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会看得更清楚,对别人文化的长处也会看得很清楚,也可以说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的“强势文化”冲击下,不会迷失方向。   

    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融合、相互结合。越来越多的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的支撑。

    胡锦涛同志200710月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要讲究质量,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提倡多样化也要讲格调、品味、健康向上。

    5、对文化发展要进行认真研究。要有一个国家对于文化发展的总体的思考。20069月中国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未来文化发展提出其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做出全面阐述,还应有个战略性的长远思考。美国有文化发展战略的专门研究机构,欧洲许多国家也有,日本、韩国也有。韩国提出“传统为体、流行为用”;中国提出“和而不同”,“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社会”(温家宝同志2005126在巴黎综合大学讲话);总之,我们要研究、提出战略性方针。

    6、重视艺术评论,引导艺术创作。评论是坚持导向、促进艺术创作、引导审美鉴赏的重要手段,它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它在宣传优秀作品、纠正不良倾向、营造良好氛围、鼓舞士气、引导群众审美鉴赏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评论界要坚持实事求是、正面引导,对错误倾向敢于批评,以理服人,增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弘扬艺术评论的正气。

    胡锦涛同志200611月在文联第11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思想互相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2008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GENERAL OFFICE,NATIONAL COMMITTEE,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