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言论 | 会议要闻 | 综合新闻 | 会议文件 | 专题报道 | 委员心声 | 大会发言 | 两会花絮 | 会外反应 |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唤醒了中国西部广袤的大地。现在西部怎样了?记者日前走访了来自西部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请看———来自西部的消息

 


  喜讯频传
  三峡重庆库区的移民工作成败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进度,因此移民是代表们的“永恒话题”。来自三峡移民第一大区重庆市万州区的张元铸代表向记者介绍:到去年底,重庆已经累计完成移民投资16..3亿元,完成建房安置移民43.3万人,农村移民安置18.4万人。三峡移民在顺利完成一期任务的基础上,135米二期水位移民已近尾声,总体上达到了移民规划进度的要求,不会影响2003年的蓄水发电。万州区今年元旦一过就召开了移民动员会,组织干部到移民攻坚乡一对一帮扶,保证能够在决战之年实现房屋全迁、人员全搬、库底全清。
  来自国家重点扶持的武陵贫困片区的刘中慧代表谈起扶贫战线的喜讯:重庆18个贫困区县已全部脱贫,农村贫困人口比重从直辖前的15%下降到3%。虽然解决了温饱,但重庆对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扶持力度没有减小,各级部门都从资金、项目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而此次云南代表团的代表们一个重要的“推销”任务是:邀请人们去云南旅游。积极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做大做强成为支柱产业,是今年云南的一个重要目标。据来自云南迪庆的李向阳代表介绍,1995年,迪庆接待海内外游客仅7.5万多人次,到1997年上半年就骤增至35万多人次,到去年底达到了130万人次,这显示了旅游业的巨大开发潜力。
  来自青海的苏荣代表在谈到西部大开发一年给青海带来的巨大变化时说,去年是青海历史上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增加最多的一年,也是近年来企业效益最好的一年。西部大开发给青海带来的变化,不仅使各族人民看到了希望、激活了发展的信心,而且凝聚人心,提升了人气和志气。
  任重道远
  来自四川省的周永康代表在谈到工作作风时表示,在工作方面要做到“四减少”:会议减少一半;文件简报减少一半;减少检查,杜绝重复检查、层层检查;减少应酬。“两深入”:省、市州、县级领导每年要分别保证一、二、三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多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民办实事。“三碰硬”:要在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上碰硬;要在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难题上碰硬;廉政建设和执行纪律要碰硬。
  甘肃省定西县内官镇永丰村农民代表董淑芳说,党的好政策让咱脱了贫,可定西地区缺水状况还是严重,希望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只要有了水,定西的草就能长起来,山就能绿起来,农民就能富起来。
  四川省南部县回龙场村农民代表何清瑞说:南部县过去电价高得吓人,虽然村村通了电,但农民却用不起。去年全县第一期农网改造完成后,电价从每度3.2元降到了0.8元,农民拍手叫好,并希望我在大会上建议,像农网改造这样的好政策一定要坚持下去并扩大覆盖面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要让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真正走向富裕,就要着眼长远,切实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交通和科技状况。”杨松英代表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位普通农民,她强调,短期的扶贫济困只是暂时的“输血”,只有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才能提高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实现真正的富裕。
  四川康定县中学教师王充翁代表说:基层干部常年被文山会海所累,难有时间下基层,搞调研。我建议今年人代会作个表率,切实改进会风,以会风的转变推动作风的转变,代表们也应利用这宝贵时间少说空话,多想对策,扎扎实实解决一些问题,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上一页: 台盟台联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下一页: 委员争说老百姓爱听的话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