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言论 | 会议要闻 | 综合新闻 | 会议文件 | 专题报道 | 委员心声 | 大会发言 | 两会花絮 | 会外反应 |
 
     
找准突破口继续扩大内需———委员就“扩大内需”建言献 策

 


  从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以来的四年实践证明,这个宏观调控政策是符合实际的。而如何找到重点和突破口,继续拉动内需,今年“两会”上,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建议。
  坚持扩大内需政策不动?  ×肿恿廖痹诖碇鹿持醒氲拇蠡岱⒀灾兴担ツ辏苁澜缇米芴宸⒄瓜灾怕牟焕跋欤夜耐饷尘醚杆傧陆担饷辰隹谠龀に俣认陆?0%以上。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经济低迷的滞后期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外需不太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今后几年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着眼点,必须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
  除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不可过多依赖之外,萧灼基委员也认为,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潜力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把扩大内需放在首位,就是最大限度发挥了我国的市场优势。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已经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使经济立于不败之地。
  扩大内需要找准突破口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宋林飞委员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投资推动特征仍然比较显著。去年,我国投资增长迅速,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今年在进一步开放市场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应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率。加入世贸组织提高了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各级政府应该抓住机遇,继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持外资和内资同时增长的势头。在促使外国资本加快流入的同时,更多地推动民间资本加快进入生产、服务等领域。
  而萧灼基委员认为,投资需求本质上是中间消费,不是最终消费。因为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进入最终消费,只是形成提供最终消费的供给。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消费,而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他列举了一组数字:XX年,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只有XX%,去年这个比例上升到XX%。因此,当前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品市场。
  针对扩大消费需求之一问题,黄关从委员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七条建议。
  第一个角度是引导。他认为,首先应该调整完善产业政策,进一步形成国内市场新的消费热点。近几年来,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供给不足,这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导致大量无效供给增加引起的。必须利用政府、市场双重力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刺激市场消费需求,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基本方向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产品技术含量。
  第二个角度是培育。第二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和第三条“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第四条“调整分配政策,进一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都着眼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黄关从认为,农村巨大的潜在市场没能形成现实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振兴西部经济就成为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个角度是吸引。第五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降低居民支出预期,提高即期消费”、第六条“加大金融支持”和第七条“出台配套的消费政策和进一步刺激消费的新举措”就建议从规范消费环境等方面吸引消费者手中的钱。因为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等未来支出预期就不确定,会形成“有钱不敢花”的心理状态。而扩大内需又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最有效的措施是采取消费信贷方式,让群众今天去花明天的钱。当前,应当彻底消除一切抑制消费需求的政策和障碍,同时制定和实施正确、合理的消费政策。
  扩大内需应“综合治理”
  扩大内需要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梁中堂委员认为,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到目前还远没有消除,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此,应该把扩大内需方针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体制改革等具有长远性和战略性问题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运行质量问题。


  上一页: 转变作风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做起”———王思齐 安启元委员一席谈
下一页: 周文华委员———四条对策应对农业“入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