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政协青年 > 主题活动

待到山花烂漫时——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文稿工作侧记

日期:2010-03-30

 刘宗艳

 314,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的第二天。雪,在等待春天的日子里,纷纷扬扬地飘落。眼角粼光闪动,透过片片雪花,身临其境的片段,次第展开,回映在心底。

 对于文件起草组的工作人员来说,政协全会是浩瀚海洋,是辽阔天空,更是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份辛勤,一幕回忆。她是深奥的,也是感知的;是静寂的,也是有声的;是洁白的,更是绚丽的。

 绿色。庚寅年芳草碧连天的春光,出现得比往年略晚。但心灵深处的花朵,早已绽开笑脸。全国政协领导对起草组的重视与关怀,贯穿会议的始终。重要观点的及时传达,呈报文件的详尽批示,既是肯定鼓励,更是鞭策指引。

 绿茵的感受,来自组里涌动的春潮。38,浓郁飘香的巧克力出现在每位女同事的桌上;13日,远赴安徽挂职的彦妤,收到写满祝愿的贺卡。小小礼物,这份无需言语的细腻,欲说还休的祝福,不露声色的慰籍,轻轻地在唇齿间融化,在文字中体悟……

 红色,是对工作的尽情拥抱,对文稿的精益求精;是襟怀坦白的直言快语,脚踏风火轮般的健步疾飞;是上传下达的兵贵神速,秉烛夜战后血丝的布满双眼。

 起草会议文件的日子,难以忘怀。去年底便着手准备,探寻规律。春节前完成初稿,逐字逐句诵读、核对、修改。大会期间反复推敲:讨论、研究、交流、共识。有时因看问题角度不同争论不休,面红耳赤;有时因谋划起承转合的关键词语,陷入沉思;有时因灵光闪现激发内心感动,拍案叫绝……

 文稿起草的全过程,如此严谨的研究讨论,大家戏称就像“头脑风暴”。而类似的风暴,绝非一次。《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反复修改,可谓是超级“大风暴”。领导和同事们集中在一起,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侃侃而谈,字字珠玑。大会期间各类文稿的起草,算是可爱的“小风暴”。小范围沟通交流,谈笑间确定框架。每一次“风暴”的等级各异,但不变的是,知无不言、求同存异;友好团结、齐心协力。

 蓝色。 心照不宣的默契,惺惺相惜的体谅,亲如手足的情谊,如晴空般清澈,似海洋般深邃。

 最爱在工作间隙,走入801房间。这是起草组的“大本营”,也是送往迎来的“中转站”。每天“新鲜出炉”的简报、文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达各个处室。每天这里都充溢着真诚的笑脸,关切的目光,体贴的语言。801,好像抚慰心灵的驿站,走进来,便可享受散淡闲适,获得半刻清闲;走出去,心中的压力与偶尔的惶恐骤然缓解,挥一挥衣袖,云淡风轻,只留下神怡舒坦。

 如今,洒满阳光的801已人去房空。但每每走过,依然嗅得到,往日的温暖。

 嗅得到的还有——

 金主任标志性的咳嗽声,是每天清晨南楼八层传来的第一缕声响,奏响紧张有序新的乐章;

 有点严肃的翟主任,在最为纷繁忙碌的日子里,却总是在微笑,盈盈的笑意,传达着关注、安慰与鼓励;

 幽默洒脱的肖局长,一如既往的率真阳光,不经意的话语,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和紧张的氛围;

 邦文和江睿,与侯主任一起奋斗在简报组。偶尔的邂逅,疲倦的脸上挂着摇曳生花的笑靥,擦肩而过的弥足珍贵;

    与借调同事相处,总有相识恨晚的感觉。一次点头,一声问候,相聚时光虽然短暂,彼此珍重成为永远。

 我们呀,有的笑容可掬,有的细眉微锁,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敛安祥。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表达,共同的事业始终召唤着,引领着我们为之奔走,为之付出。全心的投入,忘我的倾注,奋不顾身的追求,无可阻挡的坚持,成为记忆中最美的蓝色。

 雪,在金色斜阳映照中,悠悠飘散,渐行渐远

 聆听苍穹的宁静,内心也变得玉洁冰清

 繁华落尽,当一切返璞归真

 留下的是祥和、是沟通、是理解、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