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绿色通道”何必毁“绿色农田”委员建议不要把农田排斥在“绿色”之外

日期:2002-03-11


  刘文甲委员曾在九届四次会议期间发出紧急呼吁:不要把农田排斥在“绿色”之外,在“绿色通道”建设中不要毁掉优质农田植树种草栽花。他的这一呼吁由秘书组呈送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4天后,即收到国家计委办公厅的回复,反馈速度之快,态度之认真,令他深受感动和鼓舞。
  “绿色通道”建设是指对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直至县乡道路的绿化美化,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少的国情,其建设用地要求要与各地的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
  作为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刘文甲委员在去年一年中连续对这一问题倾注关心,他得出的印象是“实际情况令人深思”。去年4月,他外出开会和调研时,乘车行驶在京津冀鲁公路上,看到公路两侧,华北平原农田林网中杨柳吐绿,田园中的果园和间作在麦田中的果树白花绽放,景象动人。但他也注意到,有相当长的高速路段是在铁丝网外另占10米左右的土地建设的“绿色通道”,还有少数路段每侧植树占地约30米、50米,甚至超过100米的,与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绿化宽度一般每侧按5—10米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至10米以上的要求大相径庭,而且铁丝网外占用的土地基本全是优质农田。
  当然,他也看到过好的情况。去年5月,他随北京市政协在山东淄博、诸城一带调研时,看到好多路段两侧建设的“绿色通道”把树植在路边的边坡、边沟、沟岸上,没有另占耕地植树造林。6月,日本北海道扎晃至小樽的高速公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里没有一树一草一花是专为公路而栽植的。公路两侧除了极少见的池塘、小河等水面外,全是绿色的山林、农田、草地。他认为这无疑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通道”。
  去年8月国内某媒体刊登的一篇报道某省“绿色通道建设”的文章,则给了他极大的不安。依文章算的一笔账,刘委员也算了账。他的结论是,在那个10年成材期后全省9.08亿元的总产值中的每亩1920元产值,实际意味着每亩年产值只有192元,并要10年后才兑现。他不禁问,这样“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途径”农民愿意走吗?这种自作主张改变农地用途而不改变“土地承包政策”的做法农民愿意接受吗?这样符合“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调减较多,明年要保持相对稳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等前、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吗?
  刘委员认为,将耕地中的庄稼排斥在绿色之外,实在是对“绿”的极端片面理解。
  为此他建议,应让优质农田与树、草、花一样作为“绿色通道”的重要成员;公路、铁路两侧都有边坡、边沟、边岸,一般也在5—10米左右,应在这里植树种草栽花,形成“绿色通道”,不要另外再占用优质农田;希望国家计委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方面,将《关于绿色通道建设有关情况的说明》中明确的原则、标准、办法……进一步深化、细化,形成指导检查绿色通道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使绿色通道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