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凝固的土地流动起来———政协委员建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日期:2002-03-1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自然成为本次大会上委员们评说、建言的热点。
  解开“人多地少”的死结
  人多地少是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徐更生委员说,我国农民人均不到2亩地,人口稠密地区人均仅半亩地左右,很难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靠这些土地,农民哪能过上好日子?谢道宏委员说得更具体,东北的农民种玉米,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农民也种玉米。但东北老乡每人只能种一公顷地,人家是每人种250公顷,劳动生产率相差太大了。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差距更加凸显。
  蔡继明委员则从理论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现有的“按人配地、按户承包”单一模式,形成了“人地合一”的凝固效应———农户自觉不自觉地把承包的土地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以直接掌握承包的土地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和集中。目前,在农业劳动力离农率已经很高的一些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却未能
  相应到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或半抛荒现象,就是这种凝固效应的具体表现。
  因此,委员们认为,一段时间以来,政策上鼓励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并不能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应让尽可能多的农民彻底离开农村,让土地向生产能手集中。
  “第三次土地革命”悄然兴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被誉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种多样。委员们对这一现象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骆隆森委员带来了成都市的统计数据:该市耕地使用权流转面积达19.3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涉及转包农户7.78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3.9%。他认为,这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向私营企业和农业大户成片转包;有的是农户之间的小面积转包;还有的是土地使用权入股。徐更生委员介绍了一种“反租承包”的方法,即由合作社等组织将农民分散的土地租过来,将成千上万亩土地连成一片,在平整土地、修路和完善其他基础设施以后,再承包给原有农民或其他人,从事某种农作物的生产,在品种、植保、施肥及其他技术性操作等方面实行规范化操作,对产品进行统一的收购,加工或销售。这种方法既保持了农民的家庭经营,又实现了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如果没有良好的稳定的预期经济收益保障,农民是不敢贸然放弃土地的。据对湖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60%以上的农户并不愿意转包或租给他人耕地。
  蔡继明委员指出,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承包地转变为依靠社会和制度;尽快建立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途径是先通过建立“承包地加个人帐户”的双重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承包地的保障功能逐步退出,还土地以正常的生产要素性质,提供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改革应确保健康有序
  王瑞璞委员指出,当前农村出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也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如有的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有的把土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措施,有的用行政手段将农户的承包地转租给企业经营,有的借土地使用权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等,严重侵犯了农民承包经营权,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现行法律法规的缺位,是阻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造成土地市场混乱的症结所在。对此,委员们指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为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营造良好环境,同时,政府应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就此问题总结经验,加强引导,本着“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层扶持、稳健发展”的原则,对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成熟一个发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