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让我们感觉世界越来越小

日期:2002-03-12


  申奥成功、加入“世贸”、足球出线、APEC召开,应该说去年中国大地上让人欢呼雀跃的每一桩喜事都与“开放”这两个字紧紧相联。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越来越融入到全球化、国际化的主流中……
  这种变化,人们从一次次喜极而泣的狂欢中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人们更从普通生活的细枝末节中触摸到了———
  消费国际化
  几年前,为诠释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消费观念之不同,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说为了买房,一个中国人从年轻时就开始攒钱,等攒够了钱买到了一套称心房,他已经快80了,离上“天堂”不远了;而一个美国人,还是20多岁,还没有多少积蓄的时候就敢买房,当然是找银行贷款,直到临上天堂前方把银行贷款还清,一辈子都住大房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变得“聪明”起来。这些年一浪一浪的房地产热,有谁又能说很大程度不是源于消费观念转变。现在买房的人很少有不贷款的。短短几年,类似这样的国际先进的消费观念已经深植中国人的脑海。
  2002年1月,即将举行婚礼的阿雷笑逐颜开地拿到新房的钥匙。这是一套位于北京西郊的100平方米的楼房,每平米4500元。阿雷今年28岁,刚毕业五年。在过去,按他现在收入加上妻子的收入,就是不吃不喝7、8年也买不起这样一套总价达40多万的房子。而现在,有银行贷款,他们首付10万,月供1000多块钱,就能很踏实地住进新房。不到30岁就住100平米的房子,这在他们从筒子楼时代一路走过来的前辈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这还仅仅是一方面,看看中国市场上那些实实在在的消费品,其流行趋势就更是与国际越来越合拍。
  服装设计师夏子对此深有体会,“就说流行服饰方面,十年前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相比,有明显的候鸟式消费特征,其流行时尚的传导路线一般是:欧、美、日→港台→南方特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在传导过程中,一是各地的流行时段相隔时间长,有的甚至会有二到三年时间,二是流行时尚的信号会逐渐衰减,甚至消失。而目前,虽然候鸟式消费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商品流行时尚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了。今天,巴黎流行什么,用不了几天,你就会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见到它。”
  活跃于在北京从事电器生意的钟先生也有感触:“比如大型家电产品吧,十年前,国内大型家电技术或款式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到五年的差距,而目前,国产大家电的基本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款式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香子是北京东部中央商务区(CBD)中林立的写字楼中的一位普通职员。她与工作生活在这里的许许多多白领一样,天天都能感受到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际同步的心跳与脚步:北京的东区生活最经典,也最富于时尚变化。在这一带,有各式西式餐厅,你不想“沸腾”,就到异国情调里沉醉。而三里屯对过夜生活的人来说就是无可回避。酒吧街已经泛旧,但好在不断有新的酒吧涌现在周围引领时尚。和其他消费一样,东区的房子也洋味十足。阳光100国际公寓、远洋天地、旺座、当代万国城等都请了外援设计师纷纷“国际化”。CBD商圈,有以国贸、嘉里中心为代表的最高档的写字楼,京城半数以上的四星、五星级宾馆以及国贸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国际交往活动场所的汇集,已经使得这里成为国际大公司登陆京城的首选之地。CBD像国际上著名的CBD———曼哈顿之于纽约、银座之于东京、拉德方非之于巴黎,以建外大街和东三环这两条商务大街构成“金十字”的朝阳中央商务区也将成为北京国际化都市的“脸面”,无论在财富的产生以及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上都有示范意味,成为城市发展的点睛之笔。
  商业国际化
  2002年春节刚过,35岁的深圳人沈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到深圳市的有关部门申请国际驾照。他是一家公司的副总。他的公司与欧美及东南亚许多国家有业务往来。他因此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出差。在那些国家,因为没有当地驾照,让他无法租车自驾,出行很不方便。所以趁着春节期间在国内休假,他得赶紧把国际驾照拿到手。在深圳像沈先生这样拥有国际驾照已有600多人。他们大都是常出国的旅游者或商人。
  而在河南驻马店,春节过后许多家农户都在赶制棉布做的购物袋。这是市里的一家民营公司包给他们做的。这种棉布做的购物袋因环保而深受欧美市场的青睐,这家公司每年都接到不少订单。一个经河南农民精心制作的购物袋不出一个星期就可能出现在美国旧金山一个正在逛超市的主妇手中。
  有更多不久刚从异国他乡赶回家过春节的中国商人,这会儿又忙着飞回去。
  有这样一个数据:光一个温州就有60多万人出国经商。仅法国巴黎就有8万温州人。
  他们中有像叶康松这样的,几年前前往美国加州发展,成立中国农民首家在美注册的私营企业,推销温州的轻工业品、工艺品、农副产品,专营温州打火机,随着又办起了4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被评为“加州百名杰出华人”。
  也有像大刘这样的,半年前刚刚来到硝烟还没有散尽的南联盟,在那里的服装市场刚站稳脚跟。
  十年前,人们对中国民间与外国人的贸易往来的印象可能还仅仅是长城脚下、秀水街上,中国人操着不流利的英文与老外讨价还价,而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摸索出了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赚外国人的钱。
  服务国际化
  去年冬天,供职于某房地产公司的郭子没想到,在他媳妇分娩的时候,他能够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并与她一道经历了他们的“小太阳”的出世的痛苦与欢乐的全过程。
  他们是一个星期前住进这家位于北京望京地区的“外国人”开的医院的。医院不大,但让人感觉这与“咱们”的医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咱们”的医院产房与病房是分开的,妻子在产房里生孩子,丈夫在门外守候。等孩子落地后,妻子就被推到病房,丈夫这才开始悉心照料。而这儿不一样,这儿的产房与病房不分开,妻子生产的时候,丈夫可以始终守候在她身边,照料她,鼓励她。
  在这家医院,负责照顾郭子的妻子的护士长是一位来自美国的52岁的洋护士,中文名叫陆薇家。她中文很好,她常跟郭子他们俩说:“生孩子是件很愉快和很自然的事,同时也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你亲爱的人要生孩子了,你和自己的太太一起,你给太太的将是最大的勇气和信心。而让你在门外等待,就算你等了10个小时,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在这儿郭子头一回感受到生孩子也可以是轻松的,也头一回听到家庭式分娩这样一个概念。
  他们的病房兼产房布置得很温馨,让人有种回到家里的感觉。他因此对陆护士长说过的一席话深有感触:“其实医院不必安上多么漂亮的窗帘,也不需要装修得很高档,最主要的是让孕妇感觉像家一样舒适,没有恐惧感就可以了。”
  后来他听说,这位陆护士长刚于2001年4月通过国内的执业护士考试,是内地第一位被授予中国护士执业资格的外国护士。她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想为中国女人做点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传播这种家庭式的分娩,与国际接轨。
  随着洋医院、洋保险、洋学校进入中国,人们认识到来自国外的各式各样的专业人员如洋护士、洋会计、洋精算师、洋教练、洋老师、洋幼儿园阿姨……人们对“洋打工”这个词也不再陌生。有数据显示,光北京工作生活的外国人就有6万多人。
  越来越多的人们领略到了国际化服务,更感受到了全新的观念与理念。
  观念国际化
  一位中国妈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北京某国际学校上学后不久,就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学校从来考试都不排名次。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回就满腹狐疑地问老师:“你们不排名次,怎么知道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没想到这位老师被问得一脸茫然,好半天才说出一句:“我们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妈妈又问:“从来不评优秀生,三好生吗?”对方回答:“从来不评。学生不是学习好就好或者打球好就好,这样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品质,人格,包括很多方面,有的这方面好有的那方面好,今天他这件事好明天她那件事好,怎么能断言谁就是好学生谁是坏学生呢?”妈妈不甘心:“学习不好总是缺点吧,”“不”对方回答很果断:“有的孩子英语成绩不好,进校的时候一点英语不会说,可他做了很大的努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能叫缺点,这是优点。”这位妈妈还了解到,这里也没有班长,干部之类的说法……
  这位妈妈深受触动,原先心中长期形成的那种学习好是评价一个孩子惟一标准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她慢慢地意识到,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是多元的。过去我们动不动就将一个孩子归为差生的做法太要不得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高贵和有价值的人,需要尊重与鼓励,而不是歧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国际学校,送到国外念大学、中学、甚至小学,中国人心中那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正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而悄悄改变。
  当洋教练米卢将他的快乐足球的观念带到中国,心中早已伤痕累累的中国人忽然意识到足球还可以这样踢。
  当洋医院将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病人的隐私高于一切的观念带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先我们常见的那种“见病不见人”的医疗服务早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服务行业越来越懂得以人为本,政府部门越来越有纳税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