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年三月七日,吉林省库存粮食总量为八百零三点八亿斤,比上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五十四点九,创了历史新高。其中,玉米库存量达到五百八十六点六亿斤,也创历史的新高。一至二月份,只售出粮食六亿斤,比去年同

日期:2002-03-12


  “吉林没有沿海的优势,但有沿边的优势。它承东启西,人少地多,地处黄金玉米带,玉米的质量在全国是最好的。玉米加工产品有几千个品种,企业大中小配套,这种加工转化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只要用工业思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这就是我们提出的玉米经济。”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省长洪虎如是说。
  关于新“东北现象”,洪虎觉得用区位现象来概括并不十分准确,这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结构问题。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入世也不准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才几个月,但粮食库存积压、销售难已经有几年了,从1996年这个问题就逐步明显起来,这与我国粮食进入了供大于求的新阶段有关。
  为了减少粮食库存,2000年,吉林省在玉米主产区搞了300万亩大豆与玉米的轮作计划;2001年,又搞了500万亩的大豆与玉米的轮作计划,大幅度地减少玉米种植,调整种植结构,却收效甚微,粮食库存量还在增加。洪虎分析,粮食、尤其是玉米积压量如此大,有三个原因:一是玉米作为口粮消费数量大幅度减少;二是农民不再自己留种,而是向种子公司买新种子;三是玉米作为饲料已被市场销售的混和饲料所取代。新“东北现象”由此产生。
  洪虎代表提出一个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玉米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作粮食和饲料外,还可用作工业原料。要发挥吉林地理、地质、环境、气候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用粮,建立农户同加工企业的直接供销联系,发展订单农业。
  洪虎说,解决卖粮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政策相配套,特别是可与世贸组织规则里面允许的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结合起来使用,对“玉米经济”进行扶持、推动。发展“玉米经济”可带动工业、农业、社会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做活“玉米经济”这篇文章,既是吉林省发展的需要,又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工业和城镇化建设;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入世后,我国农业所面临售粮难问题的基本办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