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谈吏治

日期:2002-03-14


  数字警钟
  吴修平委员统计了最近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的有关数据,感到“发人深省”:
  1999年的报告说,全年共立案侦察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35084起;2000年的报告中这一数字是38382起;2001年的报告中这一数字又上升为45113起。3年里立案侦察的涉嫌贪污贿赂的干部,县处级———1999年为1714人,2000年为2061人,2001年为2680人;厅局级———1999年为103,2000年为136人,2001年为184人;省部级———1999年3人,2000年3人,2001年报告中出现了以前没有用过的“省部级以上”的用语,而且猛增为7人。
  吴修平委员说,当前国家建设正进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阶段,尤应注意工程腐败问题。现在老百姓中有“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说法。据今年2月一媒体报道:“京沈高速公路宝坻段建设中,37公里路段放倒37名干部”。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数字。
  吴修平委员指出,这样的数字证明,根治腐败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理念前沿
  瞿世镜委员有一个从现实中得来的小故事:一位朋友,由做党务工作调任科研机构担任领导职务。问他履新之后有何感受,答:还是老单位爽快,一切由我作主。新单位真奇怪,不论什么事都要大家商量商量。我是领导,当然由我说了算。有啥好商量的?”
  瞿世镜委员说,家长制、一言堂是农业时代管理文化特征,凭个人经验决断的管理方式是当时低下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必须有专业化分工,分层决策、分层指挥,而且严格规范化、制度化,这是由人治转向法治的过程。电脑及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指挥平台和管理体系,基层人员和最高决策层可以在网上对话,相互沟通,领导层可随时获悉来自基层的创新建议,基层亦可迅速理解领导层的战略意图,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它要求管理层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民主法制意识、规则制度意识,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这三种管理文化,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的运作特征。我国的工业化尚未最后完成,信息化已经及时启动。各级管理干部必须与时俱进,调整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
  建言新语
  村级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对他们中的某些人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强系统培训。
  许多委员认为,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内容,实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十分重要,特别是拓宽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功能,对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村级干部是实现“双赢”的好事。刘运来委员说,应把现有的农村职业中学的功能扩大,使其再承担对村级干部在政治、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培训任务,并要求只有培训合格者才能上岗;同时在办学模式和领导体制上也需要作相应变动,培训经费可采取上级财政、乡、镇和学员各承担一点的办法来筹措。这样,既可改变目前许多“职校”的教学资源闲置或改作它用的现状,又能解决广大农村村级干部因缺乏师资、设备而培训无法长期、经常开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