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四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就促进农业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答记者问

日期:2002-03-08


  本报讯(记者孙薇)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关注。去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就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昨天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四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就促进农业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话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当有哪些新的思路和采取哪些重大举措?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回答说,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问题,就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工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他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近年来农业部门和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这些经验概括来说就是四个优化:一是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业、水产业。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他表示相信,按照这个思路发展农业,就会从总体上推进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我国如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时,张宝文介绍说,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四大战略”。一个中心,即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心。四大战略,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二是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加快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立足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四是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的发展战略。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尤其是用好用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大力支持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发展,鼓励有竞争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参与国际竞争。
  有记者问,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人们普遍希望吃到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请问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上应当解决哪些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回答说,食品公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外部,主要是城市和工业“三废”污染物对农业的污染;二是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主要是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致使农产品污染。我认为,生产健康安全食品,必须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实行食品安全生产和管理。当前,急需建立配套的安全和管理体系,比如,安全食品的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体系,等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就记者提出的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问题,路明回答说,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低。二是农业科技产品中社会公益类与市场竞争类界限不清。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影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我认为,今后应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在科研方面,包括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优势的科技创新主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园区;继续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将应用型农业科研机构改制为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联合进行农业科技开发。在农技推广方面,要分别建立起分别承担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推广体系,并加大推广力度。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农村科技普及活动。
  有记者问,有媒体呼吁,要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对此有何看法?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回答说,从世界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劳动力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必然过程,这是历史的进步,中国也是如此。中国推进城镇化也正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他说,中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5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离乡进城打工。这些进城务工经商的民工以他们辛勤劳动为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民工还不能得到公正的、平等的待遇。比如他们的户籍问题、居无定所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等。从根本上说,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要转变观念,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改变对农民的一些偏见,正确认识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方便,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我想借此机会大声呼吁:要关注农民工,善待农民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洪绂曾就记者提出的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低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农民增收仍处在一个较为缓慢的时期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二是农产品成本上升较快;三是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四是农民负担还比较重。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只有农业增效,农民才能增收;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水平和效率;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中小型生态设施建设,特别要支持能够使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扩大金融信贷服务,提高农民经营水平;四是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五是要认真落实农村政策、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新形势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同时还要搞好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还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时,洪绂曾回答说,农村税费改革是稳定农业基础、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各省市区都进行了改革试点,从前年开始还在安徽全省展开了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有效遏制了农村“三乱”,减轻了农民负担;二是初步规范了税费关系,农业税、特产税交政府;两税附加交集体,其余乱收费均取消;三是完善了程序,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进了村民自治;四是推进了各项配套改革,带动乡镇机构、职能及金融等改革,减人、减事、减机构;五是改善了干群关系,规范了征税行为,促进了廉政建设,提高了办事效率。这次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扩大税费改革的试点范围,中共中央已决定今年将有1/3的省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试点,还要健全在新的税费制度下农民负担管理机制。我非常赞成这一政策。他说,总之,对农民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千方百计使农民增收,同时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例如农业税的计税面积、计税价格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特产税问题、村级财政缺口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