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含义

日期:2002-03-05


  昨天,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不约而同地在发言中用到同一个词:历史。比如,入世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今年是我国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等等。
  无独有偶,九届政协常委会谈到今年政协工作的任务时,也用到了历史这个词: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总结九届政协工作的成绩和缺憾。
  用历史这个词谈论现实或者未来,大体上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重要的程度,比如说有“历史意义”就不是一般的有“意义”、有“重大意义”,而是说一件事情重要到将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二是指标准尺度,比如“让历史来检验”,就比“用理论来分析”、“让大家来评说”标准要高得多、也严厉得多。
  因为是本届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昨天在讨论政协工作时,会场上也充满浓浓的“历史氛围”,许多委员用“历史”的眼光,把4年来的工作,当作一段历史,放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总结得失;把九届政协放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未来。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责任,看待政协各参加单位、看待构成政协外部环境的有关单位的责任。
  九届政协以来,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开创新的做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这些成绩,既需要今天来评说、来反思,更有待历史去检验。政协工作的成绩,既是参加政协的委员、党派、团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不断加大民主政治建设力度的结果,是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结果。近年来,政协会议形成了一个“传统”,就是把各方面支持政协工作、切实将人民政协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力量的努力,把付出这些努力的人或者单位的名字,写进自己的报告中,或者写进报告的附件,这实际上是写进了人民政协的历史,写进了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
  与此同时,正如昨天委员们谈到的,当前人民政协的工作,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包括有一些已经有明确规定的东西,在实践中不能落实,或者落实了但落实得不到位。之所以不足,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不足,今天的人们要总结,未来的历史也会做出评判。
  本次“两会”上,“历史”这个词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我们面临着非同一般的任务,处在非同一般的形势下。我们今天的所做所为,不止会一般地影响今天的工作局面,而且将影响历史;同时,我们也将受到历史的评判。“历史”这个语词的“流行”,创造了一种氛围,提供了一种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其需要的视角,它使我们认识到责任、感受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