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就业:需要持续破解的难题

日期:2004-03-10


  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新生劳动力要就业,现有1000多万下岗人员需要消化,再加上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就是中国面对的就业形势。为解决这一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遇到的如此严峻的大问题,中国正在付诸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就业支招儿。
  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力度再次加大
  但寻找更多的就业岗位仍是我们的一道软肋
  作为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扩大就业再就业阐述的诠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发布的2003年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表明,在2003年4个季度里,招聘人数平均每季度约22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数平均每季度约250万人,分别比上年平均增长了31%和17%,呈现了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总量增长,供求比相对稳定的总趋势。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去年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表述。
  中央财政设立再就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7亿元;共安排“两个确保”补助资金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安排“低保”补助资金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对政府在这一领域加大的工作力度给予了财政的量化描述。
  “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是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预期目标。如果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口径做更详细的描述,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的指标后,还要加上,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这个可简称的“95147”目标,被认为确定的是一组带有全局意义和政治意义的重要指标。以金人庆报告所列数据,2004年在中央财政总收入增长7%、全国财政收入增长8.7%的情况下,再就业补助资金将比上年增长76.6%。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力度再次被加大。
  然而,也毋庸讳言,我们要破解的是一道艰巨的难题。面对着巨大的人口总量和缺乏足够的资本吸纳庞大的劳动力资源这样的现状,寻找更多的就业岗位仍是我们的一道软肋。
  把经济增长看作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通过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仍是重要途径,但同时以更开阔的视野寻找新的路径,连续不断深化地思考,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更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齐心协力。
  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的到位,就业空间将日益广阔
  政协委员提出:大力培育自由职业者,缓解就业压力
  黄关从委员认为,大力拓展自由职业者队伍,促进就业和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又一个渠道。其思路的前提和背景是,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就业与创业也要与国际接轨。当今世界,自由职业者的范畴愈来愈广,他们以拥有的一定知识专长、技术能力和艰苦奋斗精神,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社会互助合作的特点,发挥着特有的优势:比个体工商户更小型,选择的项目,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成功率大,创新内容多,科技含量高,从事的项目还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壮大。因此,前景广阔,被看作是就业的润滑剂,创业的孵化器。
  在黄关从委员归纳性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自由职业确是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中国的传统“五匠”演变出了现代化“五匠”:“现代木匠”,从事着家庭装潢、现代家具维修;“现代泥瓦匠”,经营着物业管理与维修、厨卫安装与上下水道管理;“现代铁匠”,业务包含了机械工艺与设计技术、机床设备维护技术和钟表加工及修理等;“现代石匠”,成为城市景观绿化庭院设计工艺员,城市雕塑设计师,宝石、异石、钻石设计加工师等;“现代电匠”,更是广泛成为大小电器维修技术人员、灯光师、音像师、通讯设备信息网络安装和维护技术员、电脑和手机维修保养师等。
  而其他领域更是广泛,如各种工艺品设计师,摄影图片制作师,书法、绘画家,厨师和糕点制作师,动植物标本制作师,各类“示教用品”设计工艺师,动漫多媒体设计师、产品造型设计师等。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的到位,将会大量需要医务工作者、家庭医生、护理员、财务管理咨询师、会计员、审计员、咨询策划师、歌唱家、戏剧家、作家、翻译家、律师、行业经纪人、股票债券经纪人、金融保险代理员等等。
  他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自由职业者的活动面将更广,创业的道路更宽。培育自由职业者是成就创业者的摇篮,是就业领域的康庄大道。因此,政府应以积极加强为一、二产业服务、为社区服务,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目标,大力培育从事这些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制定和采取培育自由职业者的政策和措施已成必然。
  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
  政协委员建议:培养灰领人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难就难在结构性矛盾,不少专业培养的大学生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尤其是在以各种尖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高技能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中新职业大量出现,要求求职者既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我们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出了一个完全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的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剩余。
  在本次大会上,鲍敏中和章鲁委员提交了一份联合发言,郑重地指出大力培养灰领人才,不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于提升企业产品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九三学社中央提交大会的一份发言也指出,据专家预计,今后几年,我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加25%,其中级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将翻一番。而且,我国有可能在21世纪前半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我国对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的需求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白领、蓝领与灰领的比例将逐渐形成菱状,白领和蓝领成为细小的两端。灰领人才,作为在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持续发展中的稀缺资源,会越来越受社会欢迎,成为吃香的“金领”。因此,造就灰领人才,成为解决就业问题中一个带有方向性的策略选择。
  鲍敏中和章鲁委员特别强调了整个社会的观念转变的问题,提出要大力营造科学家、CEO等金领是人才,灰领也是人才的社会氛围,正确衡量灰领人才的劳动价值,尽快改变目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能、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对于大学生及家长来说,则要有正确认识专业选择和求职目标:决定一个人职位的,往往不是想要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学生本身能力和特长是什么。
  他们进而提出,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培养灰领人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技能人才与经济、科技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
  委员们的建议实际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业不能仅停留在人力资源市场运作的层面,它已要求向学校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延伸。
  高等院校要为培养大批灰领人才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更广泛地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对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三大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非正规就业已成城镇就业重要形式
  政协委员呼吁: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必要的法规政策保障
  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引发了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劳动者的就业已呈现出动态变换的特征。非正规就业已成为城镇就业的一个重要形式。
  随着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成为城市非正规就业的主要力量。我国9亿劳动力人口中大约5亿左右是农民,进入城镇的农民工约有1亿左右,他们中的大多数即为非正规就业。而城镇的下岗失业人员也成为非正规就业的主要人群。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非正规就业的从业人员大约已有12251万人。
  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作用不容低估。它吸纳了剩余劳动力,缓解了政府就业压力;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对城市生活服务做出了贡献。然而,目前这是一条艰难之路。
  受到城市户籍制度与用工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社会发展先天性制度的整体排斥,处于社会的底层。政策的不公正性,使农民工不能享受只限于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义务教育等各项福利待遇。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使无论在正规部门或是非正规部门的农民工和城市再就业人员,在经济不景气和波动中最先成为裁减对象。劳动报酬不受政府保护,也没有成为工会组织的维权对象,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下,用人单位往往采取压低工资的方式,使他们的报酬具有着不确定性。这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常常导致社会不稳定现象的产生。
  正像王萍委员指出的,由于劳动关系松散,大都没有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因此无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往往出于个人和行政双方的随意性,没有形成正规的劳动关系。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中,特别是在个体、私营和民营经济中的非正规就业,往往又存在多重劳动关系,如多个经济单位的小时工、临时工,双方只有经济上的契约,没有任何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基本处于形不成劳动关系的不确定状态。这已成为一个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对此,委员们呼吁,规范非正规就业,让其健康地发挥作用。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为非正规就业提供必要的法规政策保障,消除现在这方面存在的法律政策真空;给以制度政策保障,逐步取消城乡户口隔离政策,消除户籍制度的限制,保证农民工的城市就业在平等竞争的原则下进行;逐步制定非正规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使他们同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待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全社会的稳定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采取扶持、帮助政策,为非正规就业获得培训等类似资源的机会。
  王萍委员还提出,考虑到非正规就业者大都贫困的状况,培训费用主要应由政府资助的机构来承担,培训获得技能要与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为非正规就业逐步向正规就业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就业城乡统筹奠定基础。
  民营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优势明显
  政协委员指出:民营企业在就业领域大有可为
  尽管有专家对目前大多数理论文献和一些政策文献都把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有着不同看法,认为通过刺激民营企业发展不可能解决总量失业问题。但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确已是客观的事实。
  在本次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成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家要自觉回报社会,把帮助政府解决就业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上,他已经在这样做。
  当前,民营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正展示着优势。仅浙江民营企业就使全省每年净增5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之所以用人需求旺盛的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大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处处壮士断腕愁,温州无人说下岗”,电气、服装、皮鞋、打火机等传统制造业在就业市场上唱主角,创造出了200万温州人外出创业,200万外地人来温州就业的壮观景象。
  胡成中委员表示,如果民营企业都能积极参与光彩事业项目开发,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综合物流、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就能创造更多劳动岗位。而变输血型为造血型扶贫方式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再加上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就业领域民营企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