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吴以岭委员为中医药学“号脉”———加大学术创新力度构筑中医学理论现代体系

日期:2004-03-09


  吴以岭委员一语中的:中医药学在一定意义上讲还在沉睡。学术继承创新的严重滞后,与时代要求严重脱节,没有形成国际认同感的中药理论体系,是阻碍祖国中医学融入世界主流、高质量地服务于民族、进而造福人类的重要“瓶颈”。
  接着他开出了药方:加大学术创新力度,构建中药理论体系,是中华医学宝库转化为巨型民族财富和巨型产业资本的核心工程。
  中医学理论研究要遵从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要建树自己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实施这一系统工程,首先要完成祖国传统医学哲学意义上的现代诠释,以世界化为前提完成文化认同,并解决科学语言问题。二是以中医自身的学术发展规律为根本,构建中医理论的现代体系。三是借用现代化科学手段、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完成现代的、科学的诠释。这是我国中医学界已经形成的主流共识。
  围绕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吴以岭委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加大战略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成立国家级“中医学学术创新”专家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整合国内中医药科研院所的各种资源优势,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抓住能使中医药产业化、能与国际接轨的几个方面,从现代理论体系的建立到临床、实验一下插到底,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设置国家级“中医学学术创新奖”,每年都要奖励在中医学术上有重大创新的单位和个人,建立实施这一工程的长期激励机制。建议创建国家级“中华医学历史博物馆”,其中内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中医药学古籍文献数据库和建国以来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数据库,使之成为集科技、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系列服务为一体的馆藏机构,同时也成为向海内外展示中医学术历史和现代成就的一个窗口。重点扶植、培育以学术创新为先导的高科技中医药企业集团,经过严格筛选,树立样板,创造我国的中医药现代化的品牌企业,然后进行总结推广。
  吴以岭委员强调指出,中医学自身学术的发展才能带动中医药的产业化、国际化。如果能构建统一标准、与世界有共同语言的中医学理论现代化体系,中医药的产业化潜力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