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浏览

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第 0016 号

日期:2004-03-06

案 由: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

内 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思想为指导,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城乡统筹的关键是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过去我们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很大,由此造成的一系列观念、机制、政策等都有待更新和调整。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可以说,创新精神是城乡统筹的灵魂。要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国民经济宏观层面调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财政、金融、税收、教育、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采取突破性的举措,形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1.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一方面逐步把县以下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纳入到政府投资范围,另一方面制定支持和鼓励社会与民间资本进入的建设、营造和管理的政策法规。二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加大农业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以及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三是调整补贴结构,建立对农民增收的直接补贴制度。

  2.统筹兼顾,构筑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城镇化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的引导和科学调控作用,从城市数量、规模和空间布局上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镇体系。要更好地发展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完善城镇功能,发挥城市群和都市连绵区的聚集效应,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的农村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既要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又要防止人口过度聚集的"城市病";既要支持农村面向城镇调整产业结构,开辟市场,又要鼓励城镇加强对农村的辐射。要形成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的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进步。

  3.统筹劳动力资源开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当前这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怎样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从宏观政策层面统筹考虑,从根本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寻找途径。应当让农民从目前候乌式的迁移逐渐过渡到能在城镇定居下来,真正使"离土不离乡"的进城农民转变为"离土又离乡"的城镇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要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体系,使进城农民在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4.统筹安排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依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用地,又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要在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一是严格征地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二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给被征地农民以公平、合理的补偿办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三是明确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责任,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5.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不是"恩赐",而是责任。要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城镇已经"应保尽保",做好农村低保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浙江农村低保试点已初见成效,建议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可参照"浙江模式";而欠发达地区则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保障资源,把"五保户供养"、扶贫措施、定期救济与优抚等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进行整合和规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减轻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否则,农民就永远都摆脱不了在城乡间往返?quot;候鸟"身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无法形成,城镇化进程也将受挫。

  6.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使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化整合。打破行政壁垒的分割,统筹规划和布局各种基础设施,促进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重点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布点。对生态环境、交通和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统一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加强对现存的散、乱、污染问题的治理力度。深化城乡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区域统筹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

  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我们既要发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与配置、国民收入再分配或转移支付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同时,城乡统筹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发扬突破前人的勇气和胆略,不断开拓创新,就能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