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界委员谈汉语国际化推广:开好孔子学院这扇交流之窗

2008-03-12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海外设立了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建立了23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连日来,外对友好界全国政协委员就丰富孔子学院的内容、内涵,在世界范围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积极建言献策。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国泰航空公司旅游业与香港事务总经理杨孝华说,外交工作需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除了政府外交工作外,文化和宗教也是值得推广的形式。我们应充分利用当前世界上“中国热”的有利形势,大力推广中文教育,同时加强第二代、第三代中国海外侨民的中国文化教育。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委员认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主要表现在:突破了曾经对我国敌意很深的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战胜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我国的牵制;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世界对我国的了解,起到了增信释疑的作用;作为一种公众外交,对官方外交起到补充作用。
  蔡建国建议:国内文化、教育、涉外、涉侨等有关部门应提高对宣传中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应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盘活汉语国际教学一盘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要与海外侨胞紧密联系起来;涉外文化宣传、教学官员和从业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要加强研究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法国人对中文有特别的兴趣,中文在外语教学中已排第五位,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原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委员介绍了汉语在法国的推广情况后说,其他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建议孔子学院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从语言教学开始,采取适当措施逐步推进。他还特别强调,“我们自己宣传不及外国人为我们做宣传的效果”。
  中国驻美国大使周文重委员对孔子学院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好巩固工作:一是丰富孔子学院的内容、内涵,除了汉语教学,还要传播中国文化。汉办和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编写有针对性、适合当地情况的教材,教材可使用多种语言而不仅限于汉语。二是要重视领导权问题,通过联合董事会、理事会等机构加以引导。三是选好孔子学院的合作对象。
  中国驻德国大使马灿荣委员表示,这几年海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呈扩大趋势,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一些现象的担忧,“在德国等一些国家,孔子学院的活动渐渐涉及文化交流内容。这个现象要引起重视,因为中外互设文化中心,外国政府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都要求严格对等,孔子学院的活动和文化中心的活动交织在一起,会引起对方国家的疑虑。”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