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协组织建设创新综述

日期:2010-10-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今年,到杭州市政协考察的各级各地政协负责人络绎不绝。是什么让杭州市政协富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探索创新。
  创新,是贯穿人民政协事业的一条主线。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这一主线更加鲜明。杭州市政协的探索实践就对此做出了有力的诠释。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创新、组织建设创新……创新,成为杭州市政协工作强有力的引擎。特别是在组织建设方面的创新,让杭州市政协在政协系统内外都备受关注。
  6月,市政协举办界别召集人和政协常委培训班,邀请市发改委、统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讲解杭州“十二五”规划制订的有关情况,为计划于9月8日召开“转变发展方式,建言‘十二五’科学发展”专题常委会议建言做准备。7月,举办区县政协副主席培训班,邀请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有关专家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专题解读报告。8月,着手制订政协委员规范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每一位委员进行客观打分,作为委员考核的重要参考。
  在杭州市政协学习和委员工作联络委员会的工作安排表上,清晰地标示着今年的重点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可以看到成立于2008年的学联委,更好地发挥了对政协界别和委员的服务、管理、组织、协调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政协界别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是近年来各级政协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地方政协联系界别委员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依靠各专门委员会通过开展调研、组织视察等方式联系,二是通过办公厅联络处联络。杭州市政协在实践中感到,这两种方式尚难以覆盖全体委员和全部界别,难以兼顾政协履职的多种方式,难以做到经常化,不利于充分发挥界别和委员作用。为此,杭州市政协将原办公厅所属的联络处升格为学习和委员工作联络委员会,与原有的提案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等,共同形成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工作机构设置格局。
  杭州市政协学习和委员工作联络委员会主任胡泽之在总结近三年的工作时说,学联委主要是通过搭建的“三个平台”来发挥作用。即通过搭建学习培训平台,组织各种讲座、学习和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通过搭建知情问政平台,开展“菜单式”的知情问政活动,使委员更加方便地了解党委政府的相关工作,努力促进委员知情明政;通过搭建履行职能平台,鼓励支持各界别小组在政协召开的各种会议、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整体作用,使各界别小组在大会闭会期间也能充分反映情况,积极地履职。胡泽之认为,学联委的设立,将服务委员、组织委员、联络委员、协调上下左右关系等多项职能有效整合,为充分发挥政协界别和委员作用,提高政协工作整体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和机制保障。
  到杭州来考察的各地政协都对杭州市政协的另一大创新点——设置职能性专委会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专委会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效和实际作用的发挥。杭州市政协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浙江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从人民政协的主题、职能和特色出发,将专委会设置改革作为政协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专委会设置改革极具开拓性和探索性,意义十分重大,杭州市政协对此也相当审慎。从积极稳妥的角度出发,杭州市政协确定了政协工作有良好基础、条件的建德市作为改革试点。2009年底,建德市委批准建德市政协的机构设置改革方案,内设机构调整为“一办六委”,即办公室、政治协商工作委员会、民主监督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委员学习和工作联络委员会,建立了职能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专委会工作机构,同时增设政治协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民主监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三个职能性专委会的工作机构,并增加4名机关人员编制。从实际出发,杭州市政协还指导建德市政协采取过渡性的办法,如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职责中,分别增加了承担原来社会法制委、城建和人资环委、经济科技委上下联系的职责,确保改革试点平稳过渡和有序推进。
  今年是改革试点后专委会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建德市政协提供的信息表明,从几个月专委会工作情况看,机构设置调整后,有了专门的机构和工作班子来谋划和组织政协履行三项职能,实现了“政治协商更加深入、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参政议政更加有效”的良好局面。
  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非常看重专委会设置改革这一创举。在他看来,试点政治协商工作委员会、民主监督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等职能性专委会,是推进政协机构和工作机制创新的重大突破,是适应新形势下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继承人民政协专委会历史沿革、突出人民政协政治组织性质的需要。二是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人民政协职能新变化的需要。三是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实践需要。”
  孙忠焕同时也坦言,专委会设置改革涉及我国的政治体制、民主政治推进程度、各级党委的决心态度以及政协的自身建设和政协工作者的素质问题,也涉及政协原有工作理念、运转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和变化,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改革的最终成功率可能会很低。“但不成功不等于不正确,不敢于积极探索,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孙忠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