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与海外人士热议中国吸引外资及财政政策

日期:2011-03-1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将如何指引未来五年中国的走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多国专家和企业界人士通过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文台连线两会代表委员,就中国吸引和引导外资投向的新变化、中国的财政政策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问题交流看法。

    主持人:过去30年,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中国大力吸收外资,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抓住并用好了成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历史机遇。现在,在全球总需求萎缩、中国市场加快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迎来了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国内市场规模的新的历史机遇。未来一段时间,外资能否助力中国向“世界市场”角色转变引起关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卢贾宁:我的问题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有关吸引外资的计划是怎么样的?是否将更多吸引外资?如果不是,这一数量是否会出现下降?也就是说,重点是否将倾向于国内资金、国内需求和国内投资?我们知道,在中国经济战略中出现了新的重点,它们和发展国内市场、刺激内需相关。外来投资在中国处于什么地位是很重要的问题。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副省长郝远:虽然说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很高了,但是我觉得,中国要持续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国策,因为外资的引入不仅仅是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国外的技术和管理,这方面确实是我们的短腿。其次,现在我们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和可能,要不失时机地走出去,要把我们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世界发展的过程当中,找到中国发展的商机。

    主持人:在“十二五”期间,在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时期,哪些领域将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吸引外资应该是全方位的,我们的市场对外资的开放应该说是全方位的开放。现在是要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出发,引导外资开发重点领域。市场的开放要从我们的需求出发,我们要在这方面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我们需要社会资本的进入,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度的、适当的开放,以能够提高我们在服务领域的发展水平,以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市场竞争格局为宜。

    所以,对外资的开放要与中国的结构调整这样一个需求相一致。我想,“十二五”乃至更长一点时间里,恐怕需要考虑教育、医疗这些中高要素市场如何能够适当地对外资开放,在提高市场竞争性的同时能够满足中国国内在这些方面的多元消费需求。

    主持人: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以及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海外的专家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运行和财政政策。

    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赫载:(中国)2010年两会主要关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今年)中国将如何实现这些政策,像去年那样吸引世界的目光呢?中国是否会推出“退出策略”?如果一旦实行了“退出策略”,又会执行到什么程度?

    中国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程惠芳:我觉得“十二五”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不会退出。“十二五”时期(的规划)非常明确,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科学发展也好,都要落到民生这个落脚点上,民生的改善很多东西是要财政来支出的。所以我的判断是,“十二五”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会变的,而且在有些领域,应该要加大,比如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加大对民生改善的投入,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

    主持人:小型企业在解决就业、丰富市场商品和社会服务、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来自美国纽约汉世纪私募基金合伙人张安澜女士就非常关心中国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美国汉世纪私募基金合伙人张安澜:我想向两会代表(委员)提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政府会向地方银行提供怎样的激励和保障措施以鼓励它们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主席王乃静:我们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历来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因为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银行本身也是企业,它也需要利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它本身的资质、财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比较欠缺,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没有信任感。应该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最近全国工商联还专门就如何扶持帮助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我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支持,要有金融方面的生态平衡。大银行扶持大的国有企业、央企,那么中小银行就有精力放在民营中小企业上,同时,应该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

    主持人: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宋北杉代表全国工商联在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表示,“十二五”时期在继续推动大中型企业做精做大做强的同时,必须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小型微型企业上。

    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攻坚阶段的改革正担当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强大动力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