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全国政协委员“把脉”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日期:2011-03-0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王宇、张云龙)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5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就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记者会的有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焰,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成贵。

    王健林委员:下一步应提高城镇化运行质量

    在回答记者关于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时,王健林委员认为,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运行的质量,使城镇化更好促进民生水平的提高,使就业、文化、医疗相结合。

    在谈到农民工住房问题时,王健林委员认为,目前房价很难降到农民工买得起的地步,保障房目前阶段还是以户籍为主,真正惠及到农民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进城还是应该以租为主。

    钱克明委员:警惕农村用地非农化、非粮化

    在谈到占用农地问题时,钱克明委员认为,应防止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有很多土地被占之后,在占补平衡过程中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原来很多粮田被占了,盖上楼房了,但是补偿的土地都是一些产量很低、不太适合耕种的边际土地。”钱克明委员说。

    二是要防止农村用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钱克明委员指出,一些土地被某些企业承包后,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十分严重。“原来是耕地,它不用来进行农业生产。即使进行农业生产,原来可能是种粮食的,现在可能改种花卉。长期这样下去,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谈到耕地保护问题时,钱克明委员认为,国家要严格抑制有些地方政府推行“土地财政”的冲动,这种冲动会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也会影响粮食安全。

    蔡继明委员:农民“上楼”应尊重其意愿

    在记者问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被上楼”现象时,蔡继明委员认为,无论是农民进城,还是留在农村,都应该是自愿的。此外还要考虑农民“上楼”后生活成本加大的问题。

    蔡继明委员指出,无论是农民进城还是农民上楼,都会节省耕地,节省出来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如何进行分配,要进行科学考虑。

    蔡继明委员建议,让农民在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属性不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分享到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土地红利,这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应该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吴焰委员:应为失地农民建立保障机制

    在谈到土地被征迁后农民的生计问题时,吴焰委员认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农民居住形态的变化,还将带来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农民没有土地,如果今后又把征拆补偿费消耗掉,将会产生极大的风险和隐患。”吴焰委员认为,农民土地被征迁后,一定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政府、开发商和农民可从土地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共同建立农民的个人账户,等被征迁的农民五六十岁之后,再定期发放养老保险。

    李成贵委员:更多鼓励和支持就地城镇化

    在谈到城镇化路径问题时,李成贵委员认为,应该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吸纳农民的主战场,更多地鼓励和支持就地城镇化。“我们要加快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的发展,通过产业集聚来吸纳人口。如果一个小城镇产业集聚了,同时公共服务也完善了,对农民还是有吸引力的。”

    在谈到有些地方“开村合并”、让农民集中居住的现象时,李成贵委员认为,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下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但有些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激进,只是盯着农民的土地,这是错误的。

    李成贵委员认为,拆村并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要本着几条原则: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二是要搞好规划,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三是要保证这些拆迁并居征地出来的土地归农民,土地所得的绝大部分收入也归农民。